(一家之言)加強治水 優化營商環境
河南水災觸動社會神經,千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不幸奪走人民性命財產,全國上下紛紛伸出援手,為河南打氣,幫助社會早日復原。全球氣溫上升,極端天氣頻現,災害隨時發生,考驗政府應變和預防能力。
本澳一直備受水浸困擾,每逢颱風季,全城草木皆兵,居民、企業要時刻關注颱風動向,尤其經歷颱風“天鴿”,重創澳門社會,經濟損失逾百億,至今歷歷在目。汲取“天鴿”教訓後,社會面對颱風的警覺性提高,其後再遇超強颱風全城戒備,不敢鬆懈;當局預警系統改善,及早提醒商戶做好防浸準備,同時疏通渠網;水、電公司亦做好危機預案,務求當危機來臨時將損失減至最低。然而,本澳水浸問題依舊困擾,早前一場大雨令低窪地區成澤國,有倉庫貨物被浸,除居民生活受影響,更打擊企業營商信心。
本澳九成企業屬中小企,是社會經濟活力來源,亦是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一群。一直以來,中小企面對重重挑戰,既要面對高昂租金、人資成本,還要應付越漸瀕繁的極端天氣。每逢雨季,低窪地區企業擔驚受怕,當中不少青創因為舊區租金較低而進駐,但遇強颱風而引致的水浸,隨時“一鋪清袋”,令努力付諸流水。水浸危機不除,必將影響企業、投資者營商信心。世界銀行的一項報告表明,良好的營商環境會使投資率增長百分之○點三,GDP增長率增加百分之○點三六,當局必須正視水浸問題。
治水工程早已成為澳門政府長期功課,上屆政府訂下短中長期的治水方案,像短期安裝防水閘、升降機,中期在內港加建雨水泵房及集水涵箱渠,長期興建防洪牆、擋潮閘等,目前短中期治水方案緩解部分問題,但水浸難題未能根治,其他治水工程還處於研究階段。
現正值暑假颱風季,意外難料。政府應加快推進治水,落實工程時間表,保障居民財產性命安全和締造良好營商環境,亦是未雨綢繆,應對未知的危機處理、提升危機應變能力的重要基礎。
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