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中的四座城市
二○○四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立“創意城市網絡”(UCCN),用評選的方式彙聚世界各地以創意作爲發展策略的城市,以推動經濟、社會、文化及環境可持續發展,同時促進各個城市在創意產業發展、專業知識培訓、知識共享等方面的合作,目前評選領域涵蓋七大主題,包括文學、電影、音樂、民間手工藝、設計、媒體藝術和美食等。為宣傳“創意城市網絡”的宗旨,加強成員城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本屆“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特別增設“創意城市館”,選擇了澳門、武漢、南京和林茨作為參展城市,它們已分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美食之都(澳門)”、“文學之都(南京)”、“設計之都(武漢)”和“媒體藝術之都(林茨)”。
澳門特區政府多年來大力倡導經濟適度多元化,施行多種政策和措施來鼓勵和扶持文創產業的發展,以求擺脫經濟過度依賴單一行業的發展模式。作為享有“美食之都”美譽的澳門,飲食文化一直是吸引各方遊客的亮點之一,也是頗具潛力發揮想像和創意的行業。澳門四百多年的歷史中,中西文化相遇相融,而飲食可謂兩種文化交融得最為深入的領域。航海大發現讓大海從阻礙變為最寬廣的道路,它不僅使世界不同的民族得以連接溝通,也促進了新大陸植物在全球範圍內的旅行和種植,因此更多的人口得以溫飽,食材也變得更為豐富。澳門由於受到葡萄牙航海文化的影響,飲食文化兼收並蓄,逐漸成爲中國、葡萄牙、非洲、印度、東南亞等地區飲食的匯聚之地,風味獨特的土生葡人菜就是不同地域的菜餚融合而成的結果。飲食是人賴以生存的必需條件,“食得是福”是人類物質生活最基本的享樂方式,但飲食不僅僅是為果腹而烹製的一日三餐,它還反映出人與人、人與神的相互關係;它是上天對人最大的恩賜,也是文明的起點,“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但同時它也以飢餓或饕餮的方式試探着人性的底線;它充滿着等級和儀式感,是表現權力、意識形態、人的身份的象徵和隱喻,甚至文化的衝突或者調和也可以在餐桌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法國學者讓 · 馬克 · 阿爾貝在《權力的餐桌》一書中斷言,餐桌和美食,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關,而老子早就說過“治大國若烹小鮮”,把治理國家等同於烹調美味的菜餚。是次澳門館特別邀請了知名藝術家馬若龍、君士坦丁、梁藍波、黎小傑、黃家龍以及多位青年藝術家參展,他們的文化背景和藝術觀念不盡相同,但在“起筷”的命題下,以飲食為媒介,通過各自擅長的藝術語言呈現出食物所負載的傳統、歷史、習俗、慾望以及情感,探究相異文化在飲食中發生的衝突與交融,思考飲食與人性的關係,以及新時代的消費主義對傳統飲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此外,我們還邀請到藝術家何為設計創意城市館的開幕式表演,他從湯顯祖在澳門寫下的詩句中汲取創作靈感,為觀者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鏡海之晏”。
南京是第一個申報“文學之都”的中國城市,並最終成功入選,南京館策展人黃梵說,這次入選“只是對這種發現的再次‘發現’”,但同時也是一次召喚,召喚人們更加深入地感受這座文學之都的精魂,喚醒其積澱於歷史記憶中的文化傳奇。作爲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南京人傑地靈,文脈綿延近兩千年,千古文章賦予其獨特的品性和氣質,令這座城市本身已成為一部經典,有道不盡的文學敘事和歷史圖景,既有“繁華競逐”, 亦有“悲恨相續”。雖然六朝舊事已隨水東流,但劉勰、李白、劉禹錫、吳敬梓、曹雪芹、孔尚任、袁枚等前人已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近現代的魯迅、巴金、朱自清、俞平伯、張恨水、張愛玲等人也讓千年文脈得以滋養和延續。在新時代,南京也湧現出許多在海內外產生影響的作家,已形成一個具有歷時性的“南京作家群”。他們承接傳統,觸摸時代脈搏,煥發出蓬勃的創造力。他們的寫作標示着中國當代文學十分亮麗的風景線,為讀者打開了別有天地的文學之境和現實之境。南京館是次題為“開鏡”的展覽,我們既可以欣賞到蘇童、畢飛宇、葉兆言、趙本夫、丁帆、韓東、葛亮、魯敏、黃梵、胡弦、育邦等著名作家的手稿、書法和畫像,也可以藉着專門為本次展覽拍攝的紀錄片,了解南京作家群的日常生活和寫作,而電影海報展顯示了南京作家的名著被改編成電影的成功經驗,這無疑為有志於拓展電影產業的澳門提供了參考和借鑒。此外,文學與藝術的跨界碰撞會激發出無盡的想像力,泯除兩者之間的邊界,此次朱贏椿和丁成帶來的蟲子畫展和詩歌藥店就是很好的例證,從而印證了文學與藝術其實是一個相通的共同體。
作為“天下四聚”之一的歷史名城,武漢以一流的工程設計聞名於世,但在其他設計領域也有不俗的表現,武漢館這次展現的“抗疫海報展”、“口罩藝術展”和“時尚藝術展”或以抗疫主題為創作之源,或以本地傳統文化元素激活時尚美學,彰顯出武漢作爲設計之都的實力和潛力,也讓人們對這座城市如何“設計明天”充滿了期待。去年爆發的新冠疫情讓武漢成為世界注意的焦點,武漢人民在被質疑的目光之下困守孤城,飽經苦痛,為阻斷病毒的傳播作出巨大的犧牲,贏得了人們的讚賞和尊敬,因此以“設計之都”之名參展的武漢無法繞過這一主題。此次參展的兩位攝影家李舸和羅嫻都身處武漢抗疫的第一線,既是現實的觀察者,也是經歷者和見證者,從而創作了具有強烈現場感的作品。他們採用攝影和錄像這種直接的形式,記錄了普通的個體生命在疫情過程中的心理律動與波瀾,見證了生命在災難面前的脆弱、頑強和擔當,以及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連接。孟德斯鳩說“人在苦難中才更像一個人”,但只有那些具有強健人格和生命意志的人方可戰勝苦難,讓人性得以淨化和昇華,而正是這些真實的畫面,我們看到了普羅大眾在困苦之中所表現出來的堅強和共情能力。然而,這種共情能力不應該只是人與人的關係,還應該包括人類之外的“他者”——自然及其他生命,我們至今不清楚病毒肆虐的源頭真相,但一定是人類在對待“他者”的行為上犯了錯誤,這值得我們深刻地去反省並從中吸取教訓。
位於多瑙河之畔的奧利地小城林茨只有十九萬人口,卻以電子媒體藝術享譽世界,創立於一九七九年的林茨電子藝術節是一個彰顯前沿科技與藝術實踐相結合的跨領域觀念藝術節,被公認是頂級的媒體藝術國際性交流平台,每年吸引着成千上萬的觀衆到訪。科技進步正史無前例地影響着社會演變和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拓展了藝術創作的空間,“科技藝術”以創新的藝術形式關注科技進步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召喚富有創意的科學家和藝術家跨學科合作,挑戰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邊界。本次參展的克里斯塔 · 索默爾(Christa Sommerer)、洛朗 · 米尼奧(Laurent Mignonneau)、格布哈德 · 森穆勒(Gebhard Sengmüller)、萊昂哈德 · 拉斯(Leonhard Lass)、格雷戈爾 · 拉登豪夫(Gregor Ladenhauf)、克勞斯 · 奧伯邁爾(Klaus Obermaier)、馬丁 · 納達爾(Martin Nadal)、塞薩爾 · 安達魯斯(César Andaluz)等十八位林茨藝術家送來九組以“界面”為切入點的媒體藝術作品,以獨特的視角呈現出他們對人機關係的藝術思考和解讀,讓人們沉浸於耳目一新的藝術體驗之中。在他們看來,“界面”並非一個單純科技概念,也是一個超越現實與虛擬的複雜系統,從而在人與世界之間建立一種新的關係,因此他們思考“界面”如何以“文化佔有”的模式對人類生活產生影響,如“智能”系統對“自我”的塑造和異化所扮演的角色,與此同時探索“界面”與數字藝術結合時所表現出來的美學意義。詩人北島曾寫過一首一字詩,把現實生活比作“網”,如今現實之網與互聯網深度勾聯,重疊編織,人人都無法逍遙網外了。一方面,我們在虛擬網絡中感受到了破除邊界的自由,另一方面,我們的自由也無時不受到限制;在人機的交互關係中我們可以是主宰,但也可以是自主性被逐漸剝奪的奴僕。因此,面對改變和顛覆我們日常生活和未來的數字革命,我們應該清醒地審視和思考人在人機關係中的位置和定義。
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創意城市網絡”,世界許多城市積極響應並申請加入,“創意”也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範式。創意城市重在如何發掘文化和藝術的能量,從而激活“創造力”,並把這種“創造力”轉變成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形成創意產業。有學者認為,創意城市的核心要素是要建構“創意階層”、“創意環境”和“創意場”,三者之間的互動和支撐可以動員社會的經濟組織、行政管理機構、藝術家以及民眾的參與,形成一個創意培育和創意產出的交互系統。澳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如何利用這一資源,更新重塑城市形象,凸顯自身“與別不同”的差異性、多樣性和地域性,從而讓創意產業真正成為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路徑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這次創意城市館的展覽無疑為澳門與其他創意城市的交流和借鑒提供了一次機會。最後,要特別感謝特區文化局和邱志杰教授的信任,感謝為完成展覽而付出辛勤勞動的四個城市的分館策展人以及所有參展的藝術家和作家。
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
創意城市館總策展人
姚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