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1年08月01日
第B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澳地宜複合利用平災結合

團體昨辦座談會探討城市規劃

團體獻策本澳城市規劃

澳地宜複合利用平災結合

【本報消息】共建好家園協會聯同新青協合辦“齊探討城市規劃 · 共建澳門好家園”座談會,邀請城市規劃學會會長崔世平,以“從城市規劃看澳門未來”為題作專題演講。認為本澳地方小難以明確區分特定用途的區域,故未來在土地規劃上應循複合利用方向發展,並在此基礎上發揮“平災”成效,加入防災功能。

座談會昨日上午十一時在婦聯大廈四樓禮堂舉行,吸引約五十名合辦方會員出席。同場設互動環節,崔世平、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中華教育會青年協會會長馬耀鋒,交諮委呂綺穎,中區社諮委陳皚臻,分別就教育用地、交通用地和青年政策等跟與會者交換意見,互動氣氛熱烈。

黃潔貞致詞稱,澳門過去祇是個小城市,本地居民及外來人口不多,政府未有好好考慮城市長遠發展所需。至回歸後澳門社會迅速發展,居住人口、外僱及旅客倍增,城市空間佈局、交通運輸、基礎建設、都市防災等都面對不同挑戰,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及旅客的旅遊體驗,故期望藉是次座談會提高社會關注城規工作,並吸納居民對本澳城市規劃的意見,以便城市總體規劃出台後,能有效為分區規劃及詳細規劃建言獻策。

地小難分特定區域

崔世平受訪稱,本澳過往在土地用途規劃上傾向單一化,工業用地僅工業用途之類,但問題是始終澳門地方太小,難以很明確區分特定用途的區域,故認為未來在土地規劃上應循複合利用的方向發展,如望廈社屋土地具備停車場、社會服務設施、民生設施和體育設施,相信這樣可使空間使用得更緊湊。

發揮土地資源效益

本澳比較適合作為緊湊城市,即人口密度高、出行距離近,但隨着疫情常態化和氣候變化,更完善的規劃是應在複合利用的基礎上,發揮“平災”成效,即“平時”與“防災”相互結合,能在不幸遇到災難時可迎合社會發展和自然需要,把土地資源效益最大化。

2021-08-01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5529.html 1 澳地宜複合利用平災結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