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搜
防疫疲勞須警惕
胡亂戴罩菌藏匿
酒後駕駛難取締
法規阻嚇力不逮
△內地近日疫情反覆,對比之下,本澳在前線人員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疫情相對穩定。然而,四百多日沒有本地個案的澳門,不少人顯然已出現“防疫疲勞”,街上不難見到有人把口罩拉到下巴處及套在手臂上,需要時再重新佩戴,殊不知口罩內層已大有機會受到污染,增加病毒感染風險。
疫情之下,口罩是生活必需品,通常居民所戴及市面能買到的口罩,大部分均是“一次性外科口罩”,甚麼叫“一次性”?就是只能用一次,且不能連續使用超過四小時,用過需棄掉。一次性口罩被重新佩戴,非但起不到防護作用,還可能因此感染其他細菌。
△醉駕行為在澳門頗為常見,警方例行截查和處理交通意外時,往往發現司機酒後駕駛,部分醉駕司機甚至多次違規,被判禁駕期間再次駕駛。雖然根據澳門交通法規,醉駕可處徒刑,但大部分個案以罰金或緩刑了事,難以彰顯阻嚇力。
縱使警方以宣傳和巡查手段打擊醉駕行為,今年一至六月數據亦較去年同期下降超過一成三,但仍然不時傳來有關醉駕的消息。縱觀醉駕個案的判刑,大部分均以罰金和緩刑為主,外加在特定期間內禁止駕駛,違規成本偏低難以發揮法規阻嚇力。因此,政府應檢討現行法律法規,研究是否應加重罰則,而非只宣傳呼籲市民切勿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