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久戰 做好應對變化
內地疫情再度反覆,多個省市被列為中高風險地區,內地對疫情管控已累積成熟的經驗,本澳與內地實行聯防聯控,行之有效,相信定能應對疫情反撲。然而受疫情擴散影響,短期難免再度削弱旅客出遊信心,間接打亂本澳經濟復甦步伐。
六月廣東爆現疫情,訪澳客量急跌近四成,當月賭收回落至六十多億水平,負面影響立竿見影。現正值暑假,各方早已做好迎客準備,計劃卻趕不上變化,黃金檔期隨時打折。政府預測的全年旅客量介乎六百萬至一千萬,預估賭收千三億。轉眼已到八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入境客量近四百萬,達目標區間,仍只是一九年的兩成水平;累計首七月賭收不足六百億,意味緊接月份需急起直追。
疫下,商界苦苦支撐,穩住經營,本寄望下半年出遊、節慶日子帶來客源,現階段疫情反彈帶來陰霾,尤其澳門因應疫情變化收緊內地飛澳核檢有效期為四十八小時,當局原預期暑假日均四萬人次客量的願景,很大機會再度落空。內地多個旅遊目的地防疫政策調整、出遊限制等,必將為旅客帶來心理壓力。接下來,將面臨一輪挑戰和壓力,旅遊業加快復甦將再被推遲。
面對疫情變化,政府宜做好準備研究對策,把疫情常態化作為課題對待,一方面趁暑假檔期力推“澳人食住遊”谷內需發力;另一方面,堅守防線鞏固安全城市形象。同時,不斷調整對外宣傳對象和策略,像現時線下宣傳計劃受疫情影響或延期,可持續創新宣傳模式,線上直播、線上帶貨(機票、酒店)等,預先為旅客種下訪澳誘因,待條件許可能優先選擇澳門。
內地不得組團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對於四百多天沒有本地個案的澳門,宜續加強宣傳安全宜遊城市形象,力保最大客源訪澳意慾。
疫情來襲沒人能預見前景,惟疫情已成一場持久戰,政府、企業等要不斷做好應急準備,因應形勢調整,更要用好自身優勢,應對各種變化。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