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滿約後部分營運由輕軌公司負責
輕軌媽閣站料後年底投運
【本報消息】輕軌年年虧損逾億元,議員李靜儀、林玉鳳口質當局如何引入商業元素,開源節流?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輕軌東線在新城A區的站點擬設地下街,是輕軌主要的商業元素。又指不論媽閣線啟用,抑或氹仔線合同到期,兩者運營合同都不會外判,部分運營內容會由輕軌公司負責。
疫下客流少效益低
羅立文表示,曾在輕軌氹仔線引入商業元素,但疫情下客流量少,效益不高,招標都不太成功。如曾招標在輕軌站設置飲料機,但只收到一份標書,只願在一個站點設置飲料機。反問“你叫我(在輕軌)賣廣告、賣嘢,唔係唔做,而係有無人摻我玩?”透露未來輕軌的主要商業元素集中在新城A區輕軌站地下街。又指曾考慮縮短氹仔線的營運時間,但縮短亦不能節省多少成本,因此維持原有運作時間。
政府當初以本澳欠缺輕軌營運人才,以五十八點八億元高價將輕軌氹仔段判給港鐵公司,社會頗有意見。李靜儀關注輕軌人才的培養及媽閣站運營的籌備工作。羅立文表示,輕軌媽閣站預計二○二三年初完工,完成系統測試後,約二○二三年底至二○二四年初投入運作。未來不論媽閣線(氹仔到媽閣站)抑或氹仔線,均不會全部外判,部分運營內容會由輕軌公司負責。
港鐵續增澳人比例
議員區錦新、宋碧琪追問何謂部分運營內容?羅立文舉例,正培養本地人學習輕軌技術,但總控制中心運作好複雜,即使港鐵完約後亦未必能上手,但其他技術就可以跟上,“能接到幾多就盡量接幾多,判少啲出去”。至於是否再判給港鐵公司現時未有決定。
政府稱任職港鐵的澳門人比例不斷提高,至今共有六百○六名員工,其中約八成八、五百三十三人為本地人,均從事技術性工作,並不包括清潔、保安等,承諾會續提高本地人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