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1年08月03日
第C02版:科技
澳門虛擬圖書館

系外行星發現似地球生物圈?

研究發現,類似地球的潛在系外行星可能很少。

系外行星發現似地球生物圈?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國際天文學家日前完成對已知系外行星分析,並發現類似地球的潛在行星可能比以前認為的要少得多。研究還指出,光合作用將使一個複雜的生物圈成為在地球上發現的類型。

研究指出,太陽系外行星簡稱為系外行星,它位於太陽系之外,不繞行太陽公轉的行星。 截至二○二○年六月底,已經被確認的系外行星總共有四千二百八十一顆,當中約有百分之七十一點三是通過“凌日”現象發現,“凌日”現象是指太陽被一個小的暗星體所遮擋,這種小的暗星體通常是太陽系行星,也可解釋為是內行星經過日面的一種天文現象。

根據現有研究發現,銀河系中確認的行星數量已達數千顆。天文學家說,既像地球又在其宿主恒星周圍宜居區的行星數量很少。目前,天文學者只知道銀河系中少數幾顆有岩石且可能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這些行星中沒有一個具備理論條件,可以通過含氧光合作用維持類似地球的生物圈。

研究人員研究了宜居帶中的十顆類地行星,特別關注測量它們的含氧光合作用能力,在此將這現象稱為“OP”。在地球上,“OP”是關鍵,這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樣的。光被吸收,最終轉化為化學能。複雜的生命實際上依賴於地球上的進化,很少有生物以其他方式產生能量。研究人員認為,這一過程在宇宙中應該相當普遍,因為所有的行星都接收到它們的主恒星發出的光。通過檢測有多少光可能到達行星來確定有多少OP可能發生在一顆系外行星上,這是基於它的主恒星的距離和恒星的溫度和亮度。這項測量幫助研究人員計算了一顆行星可能接收到的“光合有效輻射(PAR)”。隨後,研究人員觀察地球上的十個類似物,結果發現沒有一個跟地球接收的PAR量接近,因此無法維持像地球這樣的生物圈。

美 子

2021-08-03 美 子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5956.html 1 系外行星發現似地球生物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