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件藝術品背後
批判性設計
“設計的可能性”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引起一群設計師關注,因為自工業革命以來,設計與資本主義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種關係象徵着設計在協助推動經濟的發展。而設計有着一種嘗試優化過去的天性,無論最後得出的設計結果是好是壞。對產品、對技術、對質量改進的渴望,這種設計的思考模式,曾經為開創消費的最大化而服務,甚至是作為量度設計好壞的指標,這樣只會把設計的可能性降至只有單一目標。這種對設計的單一性演繹持續了近一個世紀,開始有設計師對“設計”的主體提出疑問,或者以行動來尋找設計的其他可能性,設計師力求創新的動力,來自於設計的本質,一種內在的反叛基因。以批判作為設計的出發點,打破設計給人固有的印象,並以此啓發人類思考在生活中更多可能性,又或者引起大家對“物”的再思考。批判設計一開始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呈現這些批判的概念?”,概念模型成為了呈現這些概念的手段。概念模型在過去只是一種檢視設計成品前的一種“預演”,對物的美學、功能、市場反應、創新性等進行一系列的測試,以達到資本把這種設計的預演改變為挑戰人類固有思維。它不是一種消極的態度,反而是希望提供另一種可能性,或者是一種替代方案,對習以為常或視而不見的問題再次提上日程。
這是Dunne & Raby 的作品“統計時鐘”,統計時鐘以收集網站上報道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汽車、火車、飛機等。時鐘每隔一分鐘左右檢查一次,當每次收集一個新的數據時,它就會大聲說出來——一、二、三等等。這是一件沒有市場的產品,因為沒有人喜歡時時刻刻被提醒出現交通事故,但這設計提供了一個哲思式產品的平行時空。 (上)
有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