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重創台南部縣市
台二千五億治水無效
【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台灣“中時新聞網”八日消息:暴雨重創台灣南部縣市,在野黨民意代表質疑,此前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投入二千五百億元(新台幣,下同)前瞻治水預算不見成效。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卻以“人要謙卑點,不能老與環境作對”回應。對此,前民進黨民意代表郭正亮批評,權力和金錢都掌握在蘇貞昌手中,面對災難應該反思錢是否用對地方,而不是勸民眾“謙卑”。
促蘇貞昌交代
台灣民眾黨民意代表高虹安八日質疑,民進黨當局耗費二千五百億元的前瞻治水預算,號稱“不淹水、不缺水、喝好水”,但台灣卻在一年裡先因乾旱大面積缺水,隨後馬上迎來洪澇,說明巨額預算並未深入解決治水問題。
對於在野黨的質疑,蘇貞昌反駁稱,此次水災因當局投入的建設而減小了損失,“人要謙卑點,不能老是跟環境作對”,面對極端降雨,誰都抵擋不住。
蘇貞昌的辯駁一經公開,招致各方批評,同為民進黨的郭正亮表示,過去有很多重大水利工程都成功減少經常性水災,若行政管理機構利用二千五百億元的預算完成重大治本的水利工程,蘇貞昌應該出面向民眾說明,既然權力、金錢掌握在蘇貞昌手中,就應真正去解決治水問題,而不是開口勸民眾“謙卑”。
藍促釐清疏失
“天災再怎麼兇猛,也比不上人禍令人心寒。”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
江啟臣指出,他在高雄看着雨不斷地落下,又不斷收到來自高雄各地的災情,令他感嘆,“高雄經歷一年的巨變,讓本來韓國瑜市長、李四川副市長重新為高雄打底的工務基本功,‘燈亮、路平、水溝通’出現巨大質變,全部走回過去‘八二三’水災的老路。”
江啟臣表示,應該釐清究竟是中央花費前瞻千億治水成效“膨風”,還是地方工務部門有所疏失,“我們會在台灣地區民意代表機構、與聯合地方民意代表們揪出元兇、找出真相。”
綠現集體腐敗
此外,高雄巿民意代表黃紹庭八日認為,高雄的《一場大雨之後》,下出了綠營的集體腐敗原型,綠營正上演:“那一年我們一起力挺的陳市長”。
黃紹庭八日在社交網絡發文說,連日豪雨,讓高雄市又成全台注目焦點。
他說,一幕又一幕市區淹水的畫面傳來,一處又一處道路塌陷的天坑出現,彷彿二○一八年港都暴雨後五千個天坑的場景再現,市民朋友開始恢復“雨後見天坑”的日常。他說,這三年來,高雄的執政團隊物換星移,唯一不變的是綠營民代捍衛護航兩位前後任“陳市長”,完全不願正面面對及謙卑傾聽此時正遭受淹水之苦及天坑之禍的真實民意心聲。
黃紹庭說,許久未見的“罷韓四君子”團體登場,扮演“舔邁蹭韓”急先鋒,竟然把目前高雄的淹水與天坑,甩鍋怪罪給已經卸任離職四百多天的高雄前市長韓國瑜。不曉得是有意或無意,難道忘了現在執政的巿長是陳其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