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1年08月10日
第B10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打

由於疫情與世局的影響,人們的情緒有所波動,演化為暴戾。剛過去那個周末,報章上出現了無數個“打”字,以“打”來發泄情緒,不但會闖禍,亦絕對不能解決問題。

話得說回來,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打”的動作、行為佔有很高的頻率。昨天講過花蕊夫人的《述國亡詩》:“十四萬人同解甲”,詩中沒有半個“打”字,而全篇的詩章就是打,這是大打。現在且說她的《宮詞》之十七:“春風一面曉妝成,偷折花枝傍水行。卻被內監遙覷見,故將紅豆打黃鶯。”這雖是小打,亦打也。

講打講殺,社會不會和諧。不過在我們的生活中,又不能沒有“打”;為兩餐,要打工,文的打字,舊日要打算盤,今天不能不打電話。要是當荷官做打荷,更要打醒精神,一眼關七。在謀生以外,同事之間打牙骹,男女之間打情罵俏,藉此紓緩緊張情緒。有時因某種情況,進不能,退不得,無奈要流落街頭打地鋪。所有這些都是打,而這打,正是生活的小節。

報載男子入街市未示健康碼打傷保安員。不愉快事件發生在祐漢街市側門。保安,顧名思義是保衛社會安寧,竟致自己的安危不保。另一宗的打,對象也是保安。一名十八歲男子因沒有戴口罩,試圖進入交通事務大樓,被保安人員所阻,“打”的動作上演了,保安負傷。打人者其父見狀,上前勸阻,急於訓兒,掌摑兒面,原先打人者亦被打。這件事顯示出來的結果是:保安受傷,兒子面紅腫,老父心痛,而“進入交通事務大樓”的問題仍得不到解決。即是說:用打的方式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撇開生活上的“打”不說,打的最大定義是戰爭,俗謂之打仗,亦即用兵。《孫子兵法》對於打仗一事持十分慎重態度,開宗明義表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述打保安的事件,是打仗的縮影,打人者以手推車及街市門口測溫探熱器支架向保安襲擊,可以說是傷亡大事,生死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冬春軒

2021-08-10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7374.html 1 (筆雯集)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