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1年08月10日
第B11版:消費熱線
澳門虛擬圖書館

無良營銷

無良營銷

早前,河南遭遇被喻為超“千年一遇”的突大暴雨侵襲,各方賑災救災之際,竟有企業“反其道而行”,借暴雨“發災難財”,引起輿論譴責。

河南本土一些房企借暴雨對房屋或車位推廣行銷,其中影響範圍最大的是康橋地產為發佈的行銷廣告,表示自己所在位置較高,可將這場災難當作“風景”來欣賞;另有疑似康橋集團旗下剛剛上市的物業公司——康橋物業聯合開發商發佈的“暴雨天訂房優惠三千元”賣房廣告;以及永威置業與亞星集團利用暴雨天多處汽車損毀為噱頭,創作的賣車位廣告。這樣的行為瞬間點燃了人們心中的怒火,被指“災難行銷”,引發全網聲討。

企業蹭熱點宣傳項目,在平時也無可厚非。但在洪水給民眾造成嚴重災害時,企業借災難搞營銷的行為有如在別人傷口上撤鹽,毫無公德可言。災難面前,本應是大家守望相助,共度難關,這些消費他人苦難的營銷行為只會令消費者憤怒、心寒。

風雨無情,人間有愛,中國人素來尊崇的是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當暴雨襲城時,有的企業捐款捐物,有的超商為受災群眾遮風擋雨,還允許沒有付款條件的人們先行取用商品,這些都充分體現了經商者的社會責任擔當。相反,經商者“利字當頭”的行徑不僅不能從中獲利,更自毀商譽,得不償失。仙 迪

2021-08-10 仙 迪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7392.html 1 無良營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