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a life
記得當年讀大學的時候,不少學生忙着賺錢,做幾份兼職,以至於要通宵做功課,到了白天卻無精打彩,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教授知道後,看不過去,總是會跟同學說get a life(不是“別多管閒事”的慣用語,而是“好好生活”的意思)。當時我認為教授並不了解我們做學生的苦處,有錢的話,誰會想同時做幾份兼職?沒有錢的話,哪能好好生活?直到最近,教授的話突然在腦裡響起,而我又似乎開始明白他的意思。
要好好生活,首先是不要讓自己太累。一個學生做幾份兼職,一有空就累得只管在家裡睡覺,完全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更可怕的是,他們漸漸會以為生活就該是這樣,日復日,年復年,沒滋沒味,最後忘了生活,忘了自己。畢業投入社會工作後,也有不少人會因過於專注工作而廢寢忘餐,或以為找到穩定工作後便已“上岸”,每天便理所當然地過着上班、下班,然後回家吃了睡的日子。
當然,這種有規律的生活並無不好,只是我們有否被這種規律麻木了感情呢?現在追求的究竟是大眾設下的理想目標,還是自己想要的呢?我們並不是要每天都過着新奇刺激的日子,但至少要預留部分時間給自己,讓自己暫時放下學業、工作,甚至家庭的空間,去尋求和建立僅僅屬於自己,且得與失都是由自己承擔的東西。
寫到這裡,在我打算給大家幾個例子的時候,我又想起幾年前在澳洲的一位作家跟我說的話。之後再跟大家在這裡分享。
月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