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 應對疫下開學
計劃趕不上變化,暑假伊始就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新增四宗新冠確診個案有社區活動的軌跡,暑期活動提早結束,今個暑假齊齊居家防疫。距離九月開學日尚有半月,莘莘學子開學安排會否受疫情影響?
猶記得去年初疫情爆發,本澳學校一度停課,及後各教育階段於四月起陸續復課。隨着本澳抗疫防疫措施奏效,校園生活基本得以復常。今個暑期,當局亦如疫情前開辦暑期活動,大受家長學生歡迎。眼見早前內地疫情持續向好,不少家長亦計劃帶同子女到內地旅遊,共聚天倫,更可增長見聞。不過隨着內地多地出現疫情,加上本澳亦現確診個案,防疫、通關措施隨即收緊。
新學年即將到來,當局在大部分學校慣常九月一日開學前的半個月,昨日公佈新學年預案,要求非高教師生開學前十四天須返回本澳或珠海、中山常居地。與去年四月復課的要求相若,相信學校師生相對容易接受。
但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加上本澳約有三千多名跨境師生,數量實在不小,倘若因應疫情發展而令當局有更多新安排,比如分階段復課、師生核檢等,就應盡早公佈安排,並應適時檢視學校防疫指引,加強與家校溝通,以讓家長學生都能有所準備。
目前要求非高等教育師生開學前十四天須留澳,或返回內地常居地的措施是靠師生自行申報,關鍵仍是師生要有責任心及公德心,明確知悉虛報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並應自覺做好防疫,“管好自己對腳”,如實向學校申報離境及個人健康狀況,否則造成防疫漏洞,牽連甚大。
學校方面亦應為開課提前做好部署及多個預案應對,包括全面復課、網課以及分階段復課等不同規劃,以應對疫情突如其來的狀況。學校師生密度高,容易出現人群聚集,要嚴格遵守衛生部門防疫指引,準備好由入校門口的測溫、酒精搓手液等防疫設備,以至校園每個角落的清潔消毒工作等。
學校除應加強出團、舉辦活動的風險警覺性,提高學生防疫意識外,還需做好學生輔導工作,教導學生如何處理應對疫情相關的負面訊息,並留意學生情緒,為青少年營造安全、良好的學習環境。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