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
一直以為,九里香就是七里香。這個美麗的錯誤,竟延續了二十餘年。
九里香,一種平凡到近乎卑微的灌木。在我中學的校園裏就種了許多。它們不像玫瑰和杜鵑,有着天生麗質的花容;也不像木棉與鳳凰木,偉岸到人類需要仰視。九里香默默無聞地生長在牆根下、小路旁,彷彿生來便是百花中的配角。
校園裏有條上山的路,路邊就種着長長一排九里香。夏天一到,它們沐着南國過於充沛的陽光雨水瘋長。有一年,一場大颱風剛過去,我走過這條山路,看見這排綠籬般的灌木叢非但沒有被颱風摧折,反而在些許凌亂中更長了精神,自帶一股倔強的生機。它們腳下落了許多白色小花,但枝葉間的白花依舊豐茂,一路花香,像是被雨水浸洗過,愈加清涼通透、沁人心脾,叫我心中溢滿了不期而遇的驚喜。
那時同學告訴我,這排灌木便是九里香,也叫七里香。席慕蓉為它們寫過一首詩: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在綠樹白花的籬前/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而滄桑的二十年後/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微風拂過時/便化作滿園的郁香。
好詩意的名字喲!從此後,九里香(七里香)這種平凡的小花,在我心中多了一層別樣的光環。二十餘年間,每聽到它的名字,我的腦海總會浮現母校山路上,那一排夢境般清新的綠樹白籬,憶記起青蔥歲月裏那一幕幕純真的邂逅,以及那些“輕易的揮手道別”。
後來得知,九里香與七里香不盡相同。二者同屬芸香科,名字一字之差,模樣大相徑庭。將九里香與七里香等同,其實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這又何妨呢?我不是植物學家,在這一點上不必較真。人生中應當允許有一些“美麗的錯誤”。
南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