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區分級精準防控達預期效果
衛局:更新地址免誤變紅碼
【本報消息】因應月初本澳出現四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政府首次啟動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方案。衛生局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表示,相關工作基本達到預期效果,但亦發現不少居民沒有更新健康碼系統的住址,導致出現紅碼,呼籲居民重視並盡快更正地址。
梁亦好昨在疫情記者會上指出,分區分級精準防控仍有繼續完善及優化之處,工作小組成員稍後會再討論予以改進。當局亦在執行方案期間發現,不少居民之所以健康碼變紅碼,是因為他們沒有在健康碼系統,或到身份證明局更新登記住址。因此在健康碼變紅後,不斷要求部門協助解除紅碼,從而在疫情緊張時期加重工作人員的負擔。
她強調,登記地址是為分區分級精準防控作準備,為免同類情況再發生,呼籲居民應盡快更正健康碼地址,或到身份證明局更新地址。
仍處潛伏期風險高
被問及澳門何時才算安全,梁亦好回應稱,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原則,本澳需經過兩個最長的潛伏期,即在病例確診和採取措施的廿八天後,無出現新增確診病例,才能代表疫情轉為穩定。雖然本澳場所及設施陸續開放,但本地風險仍然存在,甚至比發生疫情前更高,居民仍需做好防疫措施。有關公共部門及自治機構應停辦外訪及人群聚集活動指引暫未有調整空間。
至於港澳通關措施何時放寬,她認為,放寬通關措施需視乎兩地疫情狀況,目前澳門仍處於潛伏期內,當局會持續做好監察工作,居民也要留意自身健康狀況。若潛伏期結束,本澳無新增個案,相信鄰近地區會對本澳恢復信心,從而調整通關防疫措施。她重申,澳門一直與鄰近地區政府保持溝通,有新進展會通報。
行程記錄非“追蹤”
就政府計劃在健康碼增加記錄行程的功能,梁亦好稱,當局與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保持密切聯繫,並已取得個資辦的認同。有關功能目前處於細化階段,待完善及完成測試後,可推出使用。
她重申,相關行程記錄只會保存於居民手機內,並非“追蹤”,亦不會上載到政府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