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公司創新檢測保供水安全
【本報消息】澳門自來水化驗研究中心首次利用基於微滴數字聚合酶鍊式反應的方法對水中致病性微生物進行絕對定量檢測,不僅可大幅縮減檢測時間、增加檢測靈敏度和準確度,還可降低供水安全風險。
致病性微生物一旦進入飲用水系統,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安全隱患。目前,傳統檢測方法操作較繁瑣、檢測周期長、易漏檢受損菌、靈敏度低和潛在生物危害等缺點。當遇到水質突發變化等緊急情況,亦難以滿足水廠對水質快速診斷的要求。
為此,化驗研究中心首次提出基於微滴數字聚合酶鍊式反應(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PCR)技術的水中致病性微生物定量檢測方法研究,可在五小時內對致病性微生物進行快速定性檢測與絕對定量分析。與傳統方法相比,該創新方法不僅大幅縮短檢測時間,還實現單份樣本更高的檢測靈敏度(單個拷貝數)和準確度,使定量分析達到全新水準。同時,降低因水中致病性微生物帶來的安全風險,對建立水污染早期應急管理機制,為澳門日後的水質預警管理做好技術儲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示範作用。
該項目為本澳首個將DDPCR定量檢測技術應用於供水領域,得到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的肯定並批出為期兩年(二○一九年至二○二一年)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