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五
2021年08月20日
第B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增強網安意識防網騙

(新聞小語)增強網安意識防網騙

保安當局昨公佈上半年整體罪案數字較去年同期上升逾兩成半,但仍明顯低於疫情前,顯示本澳治安持續良好。同時,涉及網絡犯罪的案件急升,顯示疫下人們生活方式改變,不法之徒犯罪模式已轉變。

疫情下,來澳旅客大減,博彩旅遊業首當其衝,亦令賭場周邊不法利益大不如前。過去,與博彩相關犯罪如高利貸、禁錮、換錢黨等案件居高不下。但疫下搵食難,“業者”有人“潛水”有人“轉行”,加上“天眼”佈局日趨完善,社區防罪意識提高,對不法之徒起到極大阻嚇作用,盜竊、傷人等街頭案件大為減少。根據當局公佈,今年上半年,警方使用“天眼”輔助調查案件逾一千七百宗,成功協助警方迅速偵破兇殺、嚴重傷人、強姦、縱火等嚴重暴力案件。

本澳治安環境持續穩定,但網絡資訊科技日益發達,近年涉及網絡的各類犯罪層出不窮,已成為一種新的犯罪形態。世紀疫症肆虐,改變人類以往生活模式,對網絡資訊科技更為依賴,網上社交、網上購物、網上工作、網上消閒,已成人們日常。不少人對網絡犯罪疏於防範,結果令不法者有機可乘,今年上半年涉網絡犯罪案較去年同期急升四倍,情況嚴重。

警方經常公佈“殺豬盤”、“裸聊”等網絡交友騙案,案情熟口熟面,卻不斷有人上當,受騙者更不乏高學歷或專業人士,部分事主被騙金額亦非小數。理論上,警方公佈一宗又一宗同類案件,理應引起人們警惕,為何依然“前仆後繼”,不斷有人犯同樣的錯?歸因多是貪念。

針對網騙案件高發,警方已與銀行業界及鄰近地區警務部門合作開展“可疑匯款勸退措施”及“緊急止付措施”,與周邊地區警方採取聯合打擊行動,取得成效。但網絡犯罪成本低,罪犯不用現身,且絕大部分屬跨境犯罪,令警方追查非常困難。要對付網絡犯罪,最重要是普羅大眾要有網絡安全意識,尤其要避免將個人資料在網絡外洩,令不法之徒有機可乘。

夏耘

2021-08-20 夏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9310.html 1 (新聞小語)增強網安意識防網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