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1年08月22日
第B04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美《細胞》駁“實驗室洩漏”

雜誌刊廿餘世界主流科學家合作撰文

美《細胞》駁“實驗室洩漏”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海外網廿一日消息:多國科學家合作撰寫的一篇新冠病毒溯源綜述性文章本周在美國《細胞》雜誌上發表,這是該領域專業人士基於已有科學證據對溯源問題作出的重要判斷。文章有力駁斥了一些美國政客鼓吹的“實驗室洩漏”陰謀論,並指出,從動物到人的跨物種傳播是新冠病毒最可能的來源。

逃逸引發史無前例

二十餘名世界主流科學家合作撰寫了這篇文章,包括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巴希爾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所的霍爾姆斯、美國猶他大學人類遺傳系的戈德斯坦、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疫苗和傳染病組織的拉斯穆森、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病毒研究中心的羅伯遜等。文章預印本曾於七月上旬在開放科學數據平台Zenodo發佈。

文章說,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場流行病由新型病毒逃逸引發,也沒有數據表明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或其他實驗室正在研究新冠病毒或任何足以成為新冠病毒祖先的病毒。武漢病毒研究所開展常規的病毒基因組測序,但這種操作無需細胞培養,風險可忽略不計。早期的新冠病毒分離物無法感染野生型小鼠等事實也表明,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中的功能增益研究獲得。

早期病毒或涉蝙蝠

武漢病毒研究所報告的RaTG13是迄今已知的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最相似的冠狀病毒,一些陰謀論者聲稱RaTG13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頭。

文章表示,武漢病毒研究所從未培養RaTG13冠狀病毒,僅以短測序片段組裝出RaTG13的核苷酸序列。

如果考慮基因重組等因素,另外三種蝙蝠冠狀病毒RmYN02、RpYN06和PrC31可能與新冠病毒有更近的共同祖先,而這三種病毒都不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收集的,並且疫情爆發後才完成對它們的測序。

文章結尾寫道,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實驗室,沒有證據表明任何早期新冠病例與武漢病毒研究所有任何聯繫。相較於野生動物貿易中經常發生的人與動物大量頻繁接觸,實驗室來源這一路徑極不可能。如果不能通過合作與認真協作的研究全面調查新冠病毒的人畜共患起源,世界未來面對由同樣的人類活動引發的大流行時將依然脆弱。

無需美國“宣傳戰”

另據報道,津巴布韋《先驅報》網站近日也發表題為《為何非洲國家必須關注新冠病毒溯源議題》的評論文章,對於非洲國家來說,需要的不是美國的“宣傳戰”,而是像中國那樣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2021-08-22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9661.html 1 美《細胞》駁“實驗室洩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