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1年08月22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四方聽音)迴 路

迴 路

黃津珏為香港音樂人、藝術家、作者、講師及前工廈住戶,寫作多年。二○一六年他帶着那時候的新書《拆聲》來我書店做分享會,書中結集阿珏選編之文章,內容圍繞音樂、樂團生態、工廈社區及政府政策等。

這幾年阿珏可謂馬不停蹄,卻從來不忘寫作,新書《迴路:亞洲獨立音樂文化地圖》以自我民族誌方法書寫,記錄他以倫敦爵士後搖滾樂隊Remiso成員身份,於二○一八年進行亞洲二十八天十六場巡演時,對各地獨立音樂場景的觀眾,相比歐美音樂文化內層建築的成熟。亞洲中小型livehouse在摸石過河的狀態中“見步行步”。它們所在的城市地理上靠近,卻因應不同文化政策、政治場域、經濟結構、宗教背景等,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生存策略。

例如:香港的livehouse如何對抗瘋狂租金?如何應付牌照問題?台灣的勞動部如何影響外國演出單位進台?台灣“文化局”的補助金對獨立音樂有着怎樣的衝擊?在宗教右派的干預下,馬來西亞的獨立音樂如何自處?韓國在龐大的K-pop商業市場下,獨立音樂還有沒有立足地?還有我們的澳門從來不乏資源,可是又面對怎樣的文化難題?

阿珏以“迴路”的比喻定義這道出路的形態。代序的何東洪則認為:迴路具有雙重意義。它是一系列交織的路徑,形態不一,也具多重面向與方向性。迴路也是一種抵抗的行動策略。迂迴轉彎、不必正面與宰制力量交鋒。如果我們依舊相信音樂的移動性感動力可以穿越民族國家、社會階層和資本所定義的社會關係的防禦邊界的話,那麼巡演、邊移動邊連結的足跡,便有機會在自由、自治與平等互惠的社群間,打造出不一樣景致的生活。

子 嬰

2021-08-22 子 嬰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9715.html 1 (四方聽音)迴 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