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本地人增壓力
物管獲發兩百三准照 三宗註銷
【本報消息】為期三年的分層建築物管理商業業務臨時准照期限日前屆滿。有物管團體表示,多數物管公司已申請正式准照,不申請的或因營運問題選擇“退場”。又稱現時行業人手緊缺,聘請本地居民會增加營運壓力。
房屋局資料顯示,截至昨日,共接到236宗正式准照申請,235宗獲批,1宗仍在審批,3宗已註銷,有效准照232宗。
95%已開業主大會
《分層建築物管理商業業務法》規定,本月廿一日前,物管公司必須召集首次業主大會。物業管理業商會常務副理事長呂鐵樑表示,約95%物管公司已成功召集首次業主大會,約20家物管公司受本月疫情影響未能召集業主大會,已向房屋局申請延遲舉行,當局要求盡快舉辦。相信不會影響有關物管公司申請正式准照。
成立業主會後,雙方有否溝通管理費問題?呂鐵樑表示,本澳大部分舊式屋苑的管理費已相當低,基本沒有下調空間。部分新屋苑的物管公司或因進駐時,考慮到後期上調管理費難度較大,故金額訂定較進取。據了解,有不足一成的業主會成功爭取令物管公司下調管理費。
減外僱轉請本地人
他指出,現時物管業保安及清潔仍有人資需求,惟政府收緊外僱額,物管公司只能透過勞工局轉介聘請本地居民,薪酬較外僱高,加重營運成本。本地居民多數“騎牛搵馬”,行業人手仍然緊缺。
物管公司申請正式准照需至少擁有一名技術主管。物業管理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周嘉進表示,至今約600名從業員完成課程獲得相關證書,大部分物管公司會安排員工就讀課程,讓其兼任技術主管。亦有新成立的公司因未夠時間讓員工上課,選擇另行聘請技術主管。
他指出,有關培訓課程早在○六年起舉辦,至今已有十多年,期間涉及法例法規、大廈管理已有所不同,較早完成課程的學員所學知識或不合時宜,認為當局未來有必要因時制宜加強培訓,讓相關技術主管了解更多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