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茅海通道關鍵工程完成澆築
【本報記者廣州廿二日電】廣東交通集團發佈,經上百名建設者連續五十個小時晝夜施工,黃茅海跨海通道關鍵性控制工程——黃茅海大橋主橋中塔承台首層混凝土順利完成澆築,總澆築量約為四千立方米,意味着黃茅海大橋主橋中塔的“巨人之腳”穩扎於海洋之中。
黃茅海大橋中塔承台,採用混凝土底板+雙壁鋼套箱的施工工藝,承台平面呈橢圓形,長五十一米,寬四十米,高六米,面積為一千六百○二平方米,採用C45混凝土進行澆築,是黃茅海跨海通道全線橋樑工程中最大的承台。
由於黃茅海大橋主橋中塔承台混凝土施工具有澆築面積大、混凝土體量大、連續施工時間長、施工環境氣溫高的特點,上述因素都容易使混凝土入模溫度升高,從而導致開裂,影響工程質量安全。對此,黃茅海跨海通道T5合同段項目承建方從混凝土拌製、運輸、澆築三個步驟入手,奏響大體積溫控“三部曲”。
首先,事先將製冷水和片冰加入混凝土進行拌製,從而在混凝土製作期間實現一定程度的溫控;其次,在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為攪拌車的攪拌罐套上專屬的“保溫衣”,將罐內與外界有效隔離,使罐內溫度持續保持正常;最後是在澆築期間及澆築後,採用冷卻水循環及霧炮機降溫保濕,使承台混凝土澆築後的溫度控制在廿八攝氏度以內。
與此同時,在混凝土澆築期間,項目部派遣專人檢查預埋鋼筋和其他預埋件的穩固情況,對鬆動、變形、移位等情況,及時將其復位並固定好。混凝土澆築完畢後,在頂部混凝土初凝前,由專人壓實抹平,保證承台澆築後的壓實度及美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