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生兩國際物理賽獲佳績
【本報消息】澳門物理奧林匹克中心日前安排了本澳高中生參加兩項因疫情而在線上舉行的國際物理賽事:第五十一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PhO)及第三十四屆國際物理青年辯論競賽(IYPT)。本澳兩名學生獲得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榮譽獎。
第五十一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賽今年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原定在去年七月主辦,因疫情關係可參賽隊伍不足以進行現場比賽,改由俄羅斯在十二月另外舉行分區的線上賽,而第五十一屆則順延一年,但因疫檢及班次問題,本屆採用網上和線下兩組同時進行,以便賽隊參加。
本屆比賽共有七十六支國家和地區隊伍三百七十名學生報名參加,線上線下各約半數,理論及實驗分兩天各五小時進行。澳門隊由陳溢寧安排各場地和賽卷,並由崔希文協助翻譯賽卷,另設大會遙距監控,和依大會要求委派陳福華任監考員,負責與大會報告在賽程內澳門隊學生的隔離情況,是否與現場一致,防止學生與外界聯絡,減少作弊可能;澳門參賽學生有培正中學梁立言、袁中原、張靖坪,菜農子弟學校蔡浚軒、王嘉華。其中,梁立言、袁中原喜獲榮譽獎。
今年第三十四屆國際物理青年辯論競賽原擬定在格魯吉亞第三大城市庫塔伊西的現場比賽,但比賽地點較難到達,加上疫情關係,大會臨時另組線上比賽,可免費參加。在競賽形式和課題上與國際青年國際物理辯論競賽(IYPT)相同,且同步進行,澳門隊因而能參與。
本次線上賽共有十三隊及現場賽十五隊國家地區隊伍參加,各隊有五輪辯論。今年因不便集合學生做研習,澳門隊由單一學校學生組成,教業中學學生在何綺瀅老師熱心指導下,鑽研十七課題備賽,組成代表隊,隊長陳建平,隊員奧瑪、李昊臻、李冠承。線上賽中各隊以視像進行,包括評分。雖然相比現場的激烈辯論情況較弱,亦能表現學生的研習成果和接受挑戰程度。
澳門物理奧林匹克中心主任表示,國際賽事是很好的學習及交流機會,如果未能外出作賽,能以線上形式舉行亦是可行方案,物理奧林匹克中心會爭取更多參賽的機會,亦會提供有關培訓,及找尋對獲獎學生提供獎金的可能,希望學生能更努力爭取更佳成績和表現,感謝澳門霍英東基金資助中心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