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園倡供跨境校巴
【本報消息】新冠疫情影響本澳至今已超過一年半,本澳居民持續處於抗疫狀態,當中每日往返本澳的“雙城人”,特別是跨境學生成為其中最受影響的群體。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及副理事長呂綺穎認同當局延長核檢出入境的有效期至七天,期望當局持續優化跨境學生的出入境規定,制訂協助跨境學生的便利出入境措施,例如研究提供跨境校巴服務,以及優化相關學生及陪同家人的核檢,一方面避免影響他們學習生活,同時能更好應對抗疫常態化的需要。
黃潔貞指,因疫情初期的出入境隔離政策,不少跨境學生只能到本澳親友住所暫住,到後續開放核酸檢測措施出入境,及後因應廣東省六月份疫情變化,曾實施縮短核酸檢測有效期至四十八小時等。不少跨境家長向她反映,雖然當局為學生提供包括出入境專道,以及協調能在珠海指定醫院進行免費核檢,但這些防疫工作仍影響着跨境學生的日常生活。
倡跨境生免費核檢
因此,她支持政府適時調整經粵澳口岸出入境人士的核檢有效期,認為有助減輕學生及家長的壓力。對於現時學生及陪同家長在本澳進行核檢仍需自費的情況,她建議跨境學生可在本澳免費核檢,並減少陪同家長的核檢收費,讓她們自行選擇核檢地點,以方便跨境學生家庭。
冀釋種疫苗安全性
黃潔貞稱,政府在早前開放十二歲至十八歲未成年人,只要家長同意下可接種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做法提升免疫保障。但有意見反映,擔憂未成年人注射疫苗的安全性,建議政府向社會多解釋未成年人注射疫苗的安全性問題。亦有家長希望學生接種疫苗後,可以調整核檢的出入境有效期及爭取內地認可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
呂綺穎指出,現時本澳約有三千多名跨境學生,並大多居住在珠海市及周邊地區,有條件研究開放提供跨境校巴,在固定地點接送服務,便利學生往來兩地。現時本澳有針對“兩地人及貨物往來”的車輛發出“特別駕駛執照”,建議當局可主動協調本澳相關服務提供者,鼓勵開展跨境校巴服務,供學生與家長使用。她關注新學年會有新的跨境學生及家長,可能不適應頻繁過境及核檢,建議支援校方多作關顧和宣傳,協助她們盡快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