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四
2021年08月26日
第A04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研究:意新冠流行早於武漢

研究:意新冠流行早於武漢

【本報訊】據中新網廿五日消息:“在二○一九年的生物樣本中,一些國家報告了新冠病毒的蹤跡。”世界衛生組織在不久前發表的聲明中表示,下一階段研究應包括對二○一九年各國潛在病例的排查,比如世衛組織已經與意大利開展合作。

世衛組織為甚麼會呼籲各國努力在二○一九年的病例裏“翻故紙堆”呢?因為不少國家在這些病例中都檢出了新冠病毒,而且都早於武漢!比如世衛組織在聲明中特別提到的意大利,實錘就不止一個!

早有一波感染高峰

二○二○年初意大利新冠病毒傳播之快、確診病例增長速度之快、本土病例出現之早,都讓當地的科學家懷疑新冠病毒至少幾個月前就形成了當地的傳播,只是未被發現。

例如,意大利二○二○年一月底就進入緊急狀態、並採取防控措施,可二十天後,意大利北部的疫情仍舊快速擴散。可見,新冠病毒早前隱秘流行,被當成其他病診治了。最開始感染愛滋病病毒被當作患上卡波西氏肉瘤,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被視作先天殘疾……

研究者還對陽性患者的感染趨勢和分佈區域作了分析,資料顯示,在二○一九年十月前後意大利已經有一波感染高峰,超過十分之一的樣本顯示了感染初期的抗體。顯示陽性的患者大部分來自意大利的倫巴第大區,這與意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區域吻合。

有可能由於發表雜誌的影響力有限,也有可能人們難以改變先入為主的觀點,這項研究在當時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因而沒有起到病毒溯源“里程碑”的作用。

一九年夏季便流行

更重磅的實錘幾個月後又出現——“皮疹樣品中驚現新冠病毒二○一九年夏末在意大利倫巴第流行的分子證據”的研究投往《柳葉刀》雜誌。

研究對包括口咽拭子、尿液和血清的樣本做了檢測,結果顯示:新冠病毒在二○一九年夏末已經出現,隨後流行。更厲害的是,它給出了“鐵證”!

“核酸檢測非常重要,它直觀地給出了陽性的結果,同時有了抗體的佐證,而且是大量研究,並非零星病例。證據很扎實。”國內病毒溯源專家、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專家組動物與環境學組中方組長童貽剛對《科技日報》表示,這項研究未來可能導致新冠病毒溯源認知的改變,也擴大了病毒溯源範圍。

由於RNA的高度降解性,能夠進行核酸檢測的樣品非常難得,它們全部保存在意大利米蘭大學生物實驗室的負八十攝氏度的樣本庫中,才得以在兩年後“仍在保質期”。而且對新冠病毒感染者而言,只有在有傳染性的病毒感染初期才能在口咽拭子檢測出核酸陽性。

這些都使得找到核酸“鐵證”比大海撈針還難,但這項研究做到了,業內認為其獲得了強有力的科學證據。

世衛組織呼籲,尋找一種新病毒的起源是一項耗費時間、困難異常的科學任務,需要各國攜手。

2021-08-26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0374.html 1 研究:意新冠流行早於武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