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僑界政協視察南沙發展
穗市委書記冀港澳青落戶創業
【本報記者牛寅虎廣州廿五日電】全國政協港澳台僑界別委員視察團今日下午乘車由珠海抵達廣州南沙,參觀南沙規劃展覽館,聽取南沙開發建設情況,並召開南沙視察座談會。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表示,每次來南沙都聽到、看到新東西,又建議南沙建立非牟利性的港人子弟學校,解決港高端人才落戶子女就學問題。
多管道解融合難題
梁振英表示,粵港澳之間,有很大的共同發展潛力,但“融合”這個難題一直存在。指出香港相當多居民,長期不和內地有來往,大多數香港人有回鄉證,但同時大多數香港人不來內地,這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其中原因,既有政治因素,亦有生活習慣、工資待遇等考量。
他強調,香港大批理工科學生一畢業,就轉行做保險、房地產,因為學有所成之餘,無法學以致用,來內地發展便是出路之一。而南沙土地資源較豐富,產業結構比較多元,是非常適合港青的好平台。建議穗港在南沙合作建設一個香港企業、機構、大學等較集中的多功能社區,吸引港人前來就業創業生活。
他總結指出,南沙、橫琴、前海三個平台,各有特色,各有優勢,都是粵港澳合作謀取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很好的平台,當前,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可以做的工作亦很多,值得做的工作同樣很多,各方應繼續共同努力。
八十六澳企穗落戶
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介紹廣州市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南沙發展情況。他透露,今年上半年,澳門在穗新設投資企業八十六家、增長百分之一百九十七,合同外資金額八千〇六萬美元;香港在穗新設投資企業七百三十四家、增長百分之四十七,合同外資金額逾七十億美元。呼籲推動更多港澳企業到廣州投資興業、共謀發展,亦鼓勵更多港澳同胞特別是青年人到穗創新創業就業居住。
他表示,廣州推進大灣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但亦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包括與港澳制度規則銜接有待進一步突破,合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很多涉及國家事權和突破有關法律法規,一定程度上制約與港澳的溝通協調。此外,廣州管理許可權、立法權限、支持政策不足,南沙亦無法享受前海與橫琴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會上,多位南沙港籍人士發言,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院長高民表示,過去十來年,每周往返香港南沙至少一次,深切感受大灣區近年的發展變化,對大灣區未來充滿信心。有港籍科創企業負責人則建議,針對積體電路半導體、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領域,制訂統一的大灣區產業扶持政策,並建立人才“大灣區戶籍”互認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