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四
2021年08月26日
第B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逆境見希望 奮鬥出幸福

逆境見希望 奮鬥出幸福

有團體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近九成受訪女性認為對自身及家人產生負面影響,當中廿六至卅五歲幸福感最低,顯見疫下對前景感到徬徨和無助,精神壓力加劇。

調查於疫情下進行,較二○一五年首次開展的調查結果差別較大,除女性長者幸福感有所提升外,目前年輕女性、女學生等幸福感皆顯著下降。幸福感高低取決於身心狀況,身心狀況則與社會經濟大環境密不可分。

數據反映,社會經濟發展面對“疫”境,青年至中年女性就業狀態不穩,以廿六至卅五歲這年齡層女性受影響最大,皆因雙職家庭為主,工作同家庭兩兼顧,勞心勞力。一旦生活質素下降,負面情緒便生。

疫情未知何時結束,企業應充分履行社會責任,宜針對女性僱員推出相應的家庭友善措施,提高僱員向心力。家庭照顧方面,丈夫應主動分擔家務,減輕妻子壓力,可增進溝通,也能有效減少家庭糾紛。當局宜與民間社團加強合作,為在職婦女提供相應的綜合家庭服務、課餘托管、長者照顧服務等,特別針對不同個案提供情緒支援,助走出困局,建立積極價值觀。

畢業生、職場新鮮人及在職青年女性,疫下難免會對前景不樂觀,因而衍生負面情緒。政府有必要出台具針對性的支援就業政策,讓女性青年對工作、對生活、對未來重拾信心,堅定信念。集思廣益,加強支援,擬訂政策,協助女性於各領域有所發展。除消弭男女平等障礙外,女性在職場與家庭間往往會面對艱難抉擇,如何協助女性解決職涯困局,讓她們能真正發揮“撐起半邊天"的衝勁與能力,對社會和諧發展至關重要。

疫情之下,沒有人是孤島。今次團體集中調研女性的幸福感,假若擴至全體澳人,估計數據同樣大不如前。社會須要堅定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的信念,也要綜合出招,調控社會預期管理,紓緩居民生活以至精神上的壓力問題;以幸福感作為施政指標之一,紓困解難,嚴冬送暖;拒絕“躺平”,鼓勵奮鬥求幸福、度逆境。

夏 耘

2021-08-26 夏 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0471.html 1 (新聞小語)逆境見希望 奮鬥出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