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本地人也喜愛的城市
蘭布拉大道是這種經濟單一文化的中心,我們正努力吸引當地人回到最標誌性的街道。“舊城區未來可成為榜樣,呈現城市如何由單一文化,轉變為更多樣化。”像在文化、技術、生態及可持續發展方面創造就業機會,以應市民需求。
旅遊業約佔巴塞羅那GDP的百分之十五,當中舊城區尤為依賴遊客。自三月封鎖以來,許多商店結業,整個市中心的出租街招激增。該市現時該做的事,似乎是再次吸引本地人來到,居民及商戶組織 Friends of La Rambla主席Fermín Villar說:“如果我們想吸引巴塞人回來,就必須提供他們喜歡的東西,使之感興趣。我們必須提供文化活動,從利塞烏大劇院文化到流行文化等等。”
【摘自:〈巴塞羅那轉型的起點〉,TAN HA LAM,CUP MEDIA,二○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疫情將各地民眾的腳都“固定”了在自家土地上;沒有外遊的世界,人人悶得幾乎瘋掉。但一幣兩面,無處安放的旅遊癮,反映的是各個旅遊城市所陷入的發展僵局和困境。而這些城市當中,包含澳門。
雖說發展不一定能單靠數字來概括,但從賭收數字,我們明顯看到小城的發展與疫情前的狀況相差一段距離。然而,在全球各地全面開放出遊前,要養住旅遊業,卻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既然外求不果,那唯有將視線內移,想想如何可以讓本地人都喜愛這個城市,將他們吸引回到小城的大街小巷當中。
二○○二年,賭權開放,自此小城就成為世界的焦點,經濟飛速上升,速度之快,連澳門人都未能適應,就被推着繼續往前跑。快將二十年後的今天,疫情令世界停擺、旅遊業停步,卻或許是個契機,讓大家思考一下,澳門人在這場發展中該扮演甚麼角色。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