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穗深珠出台優惠政策吸引港澳青北上
澳委員:灣區協同發展初步形成
【本報記者牛寅虎深圳廿六日電】澳區全國政協常委廖澤雲表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最需要的是各地相互學習協同發展,而非各自發力。又讚賞穗深珠等地紛紛出台大量針對港澳青年的優惠政策,吸引其北上發展。
協同發展最重要
他表示,在橫琴、南沙和前海實地視察後,了解到各地都非常支持並認真對待大灣區工作,在落實成果方面,亦均有所建樹。以南沙為例,當地對於如何將大灣區概念做好,已有具體計劃。制訂南沙深圳雙城計劃,形成巨大引擎作用,為進一步促進廣深珠互聯互通,合作發展奠定基礎。
又讚賞深圳對香港科企開放河套科技園區的科研設備,認為深圳打通綠色通道,令血液、幹細胞等此前無法通關的香港實驗樣本順利進入內地,非常值得澳門學習。
同時,感謝灣區各地均針對港澳人士,尤其是青年做了大量計劃,吸引其北上發展,更好融入大灣區。包括推出創業就業、企業孵化、健康保險等各種配套優惠政策,最大限度消除港澳青年後顧之憂。
他強調,大灣區城市間的相互合作非常重要,以前每個城市都是各自發力,自謀發展,但現在協同發展局面已初步形成,認為該轉變與廣東省的周密部署與綜合施策密不可分。
推港澳車入灣區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劉雅煌認為,是次視察活動行程既獨具特色、主題鮮明,又有的放矢、內容豐富,受益匪淺。他建議未來可設立灣區定期政策說明會,及時發佈最新的政策措施、資源資訊和特大項目方案等。
交通互聯互通方面,可考慮有序推進港澳車輛進入內地九市,並逐步簡化審批手段,增加配額。
教育方面,應引進世界著名大學到灣區辦分校,並鼓勵國內外合作辦學,招生時為境外、港澳台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優惠,以利世界各地青年與灣區融合發展。
他又建議制訂灣區公務員互相派遣實習計劃,有利於各地公務員了解不同城市群之間的發展情況,提升行政管理及城市互動能力,亦可促進各地政府政策之間的相互借鑒。
對於如何推動灣區城市產業集群效應,他建議成立大灣區國際產業顧問機構,邀請內地業界大咖以及華商僑領等國際精英領袖、院士等擔任灣區顧問,為灣區發展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