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鼓舞社會大眾
有付出就有收穫,但在競技體育的舞台上,這句說話未必適用。由於競技體育的殘酷及不確定性,讓很多人對它又愛又恨。然而,參與競技體育的運動員在社會上往往承擔着更多的社會責任,鼓舞社會大眾積極向上。
隨着社會進步,世界各地越來越重視體育運動的價值。廣為人知的勢必是一九七一年間,中美兩國乒乓球隊互訪的乒乓外交,被譽為“小球轉動大球”,結束了當時中美兩國二十多年來人員交往隔絕的局面,使中美和解取得歷史性突破。在社會層面上,體育運動除了是每個人構建健康人生的途徑外,運動員在大賽上的表現也對社會環境及社會氣氛造成正面影響,他們在比賽場上的精彩演出,甚至奪得獎牌,都會鼓舞人心,除了刺激該項運動發展外,也能促使社會正面向上發展。
東京奧運落幕後,陝西全運會將在下月舉行,杭州亞運則在明年上演。自疫情後,幾乎所有亞洲、世界賽事停擺,也讓本澳小將失去大量的實戰機會。外界只看到運動員在競技賽場上展現的光芒,卻往往忽略他們背後的努力及選擇競技體育後付出的代價。倘能換位思考,給予本澳運動員更多的協助及支援,深信他們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也能身為“澳門運動員”而自豪,提升歸屬感外,同時加強運動員在市民心中的地位。
賈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