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短期堪憂
學者倡加強逆周期投資
【本報消息】全球單日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逾60萬宗,本澳月初亦出現確診個案,經濟復甦再遇打擊。有學者表示,年內經濟前景難大幅改善,企業經營狀況欠佳,居民就業市場趨惡化,建議政府適時使用財政儲備,加強逆周期投資,不應局限於公共建設,應令更多行業受惠。
庫房收入主要來自賭收。據博監局資料顯示,本澳首七月賭收574.67億元,按年回升63.9%,但與一九年同期的1,739.6億相比,僅為疫情前33%。月初再受確診病例打擊,市場預期本月賭收不足40億元,距離政府預算全年賭收1,300億元目標越來越遠。
學者表示,賭收復甦不如預期,今年公共財政將繼續赤字,但本澳過去已建立基本儲備及超額儲備的財政儲備制度,政府仍有一定的公共財政實力支持民生福利開支及社會公共投資,穩住民生基本面。
鞏固經濟基本面
雖然今年公共財政開支將入不敷支,各個政府部門需要削減公共財政預算,與本澳共度時艱,也回應社會要求縮減公共行政開支的訴求。不過,經濟逆轉,未見疫情盡頭,政府有需要加強逆周期措施,用於鞏固經濟基本面的開支及投資預算,特別針對受疫情持續衝擊較嚴重的行業。
去年、今年政府已加大公共投資預算,穩住基層建築工人就業環境,但受惠的多是公共工程等相關行業。受疫情衝擊較嚴重的旅遊、酒店、零售等相關行業,由面臨經營壓力演變成面臨生存危機,從業員凍薪、無薪假演變成失業危機,因此有需要進一步加強逆周期措施,穩住相關行業企業的信心,同時針對從業員推出類似“以工代賑”的計劃,保住就業機會,協助培訓提升工作技能或轉型至其他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