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價創新高
今年以來,國際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在歐洲、亞洲、美國等主要市場創下多年來歷史新高。
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天然氣期貨價格近日維持在每百萬英熱單位三點九美元(折合約卅一澳門元),雖然較本月高點有所回落,但仍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在歐洲,作為西歐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該國天然氣期貨價格七月飆升至創紀錄的每百萬英熱單位十三點一美元,八月中旬更攀升至十五美元上方。
彭博社報道,如果與去年五月處於新冠疫情的低點相比,歐洲天然氣價格在不到一年半內上漲超過十倍;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也在過去一年上漲近六倍。
需求遠超供應,是導致國際天然氣價格飆升的主因。從需求來看,美國、歐洲等地今年夏季的極端高溫天氣給電力供應造成極大壓力,天然氣需求猛增。此外,越來越多經濟體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推動綠色能源需求,進一步推動天然氣價格上漲。從供應來看,全球天然氣產能並未因需求驟增而顯著擴大——一方面,天然氣領域長期投資不足,對企業擴大天然氣產能形成制約;另一方面,一些有擴產潛力的出口方由於某些原因亦不願增加供應。
展望未來走勢,市場分析師認為今年國際天然氣價格易漲難跌。事實上,天然氣價格一旦告別廉價時代,將給天然氣消費國、消費者和企業帶來更高的生產、生活成本,推高通脹水平,影響經濟復甦。
叮 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