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9月12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街頭麵包

街頭麵包

翻看澳門老照片,二十世紀的澳門麵包以鹹麵包、方包、維他包、學生包、龜包為主,還有奶油包、蛇王包、紅豆包、椰絲包。以往沿街賣麵包也很常見,每日清晨,流動小販挑着兩個玻璃木櫃,沿路叫賣。在跨海大橋還未建好之前,要把麵包送到路環氹仔還要等潮漲、等船到。

我從小吃港式麵包長大,雞尾包、菠蘿油、腸仔包都是早餐的常見選項,甜度高,油膩少不免。很多人幼年家貧,只能吃五穀雜糧充飢,成家後不想小孩子受同樣的苦,麵包越吃越精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茶餐廳,人們點多士還要“飛邊”(去掉邊沿的麵包皮),烘好的白麵包配上一抹香滑牛油,麵包糠只用來餵魚。近年有機食品大行其道,粗糧重新流行,大家又一窩蜂擁戴歐式全麥堅果雜糧麵包,無麩質麵包在亞洲也越來越普遍。

澳門最有名的麵包,大抵就是豬扒包。每當有朋自遠方來,似乎也必須帶他們去嘗嘗。文無第一,豬扒包也一樣,每個澳門人心中都有各自的豬扒包店的排名,油膩度、醃料、用柴火還是瓦斯烘、豬扒厚薄、麵包的口感等,各有所好;今天吃炸豬扒,明天嘗煎的,一統江湖反而無趣。

澳門過往還有柴燒磚窯麵包供應,譬如米糙街的合興麵包店有“橡皮艇”之稱的柴燒豬仔包,最宜配多汁的煎豬扒;路氹有些老店也曾以柴燒麵包作招徠,可惜今已絕跡。

說到街頭小食,澳門人向來自信滿滿,只信任自己的舌頭,哪管食評家說得天花亂墜。香脆的豬仔包和鬆中帶綿的軟包,用來夾炸豬扒都好吃,換成菠蘿包倒嫌過甜了。

麵包的世界裡,沒有最狂只有更狂,諸如日式炒麵麵包。日本人首先把漫畫《日式麵包王》裡的瘋狂想法付諸實踐,再傳到台灣,使之成為熱賣的街頭小食。這可是滿滿的碳水化合物啊,幸好澳門不流行這種玩意兒。

(出爐麵包 · 四)

卡 比

2021-09-12 卡 比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3667.html 1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街頭麵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