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肆意扣產品疆譴責
【本報駐北京記者王維三十日電】近日,中國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稱,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以可能含有新疆“強迫勞動”生產的材料為由,扣押該公司部分太陽能電池板。
對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伊力江 · 阿那依提表示,我們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圖擾新疆穩定發展
伊力江 · 阿那依提稱,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以可能含有新疆“強迫勞動”生產的材料為由,肆意扣押中國企業產品,完全是基於謊言和虛假信息作出的錯誤之舉,其真實意圖和險惡用心就是打壓中國新疆光伏產業,擾亂新疆穩定發展。
他指出,是否存在“強迫勞動”,不是憑着某些國家、某些機構的主觀臆想認定的,國際社會對這個問題早有明確定義。一九三○年國際勞工組織大會通過的《強迫勞動公約》將“強迫勞動”定義為:“以任何懲罰相威脅,強迫任何人從事的非本人自願的一切勞動或服務”。
新疆光伏企業始終把保障勞動權,作為維護人的尊嚴、保障人權的基本內容之一。企業的各族員工,大多是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他們通過網絡招聘、校園招聘、人才市場等渠道前來企業應聘,與企業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受法律保護的勞動關係,並充分享有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權、獲得社會保險福利權等各項權利。他們的宗教信仰、民族習俗、語言文字等方面權益,同樣依法得到尊重和保障,根本不存在任何“強迫勞動”問題。
據了解,新疆光伏企業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實現了高度自動化與數字化,絕大多數操作都是由計算機完成,更是完全沒有必要“強迫勞動”。
違反國際貿易規則
他還指出,美國個別機構以所謂“強迫勞動”為藉口,限制打壓中國特別是新疆光伏企業,干預正常的商業合作與競爭,從中謀取私利,不僅嚴重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和市場經濟準則,嚴重破壞國際經濟秩序,嚴重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最終傷害的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企業和消費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