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冀疫情平穩及早通關
盼當局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居所
【本報消息】珠澳通關維持現行防控措施,除特定人群外,其他人士入境珠海需醫觀十四日。有居民坦言對通關措施感失望,但明白政府已盡力爭取恢復通關,希望未來幾日疫情持續穩定,爭取正常通關。也有居民希望安置好在本澳沒住所的人士,提供足夠場地居住及優化環境,降低對他們的影響。
冀完善發佈機制
昨日下午所見,前晚擾攘一輪的關閘口岸回歸平靜,但仍有不少外僱在口岸前休息,啟用不久的青茂口岸更場面冷清。居民許小姐指出,早前公佈通關防疫措施至九月三十日,予大眾之後可恢復正常通關的希望,可惜最終落空。她在報道及網上得悉有大批人士提早做核檢,前一晚並在關口等待通關,但深夜政府才通知未能恢復正常通關,此舉令不少人失預算,尤其居住在內地的本澳居民及外僱。認為兩地政府要有更好的溝通及發佈機制,及早公佈要延長現行措施,令有需要通關人士做好準備,如提早安排好居所,毋須在關口苦等。
理解政府已盡力
譚先生理解恢復通關的主動權在內地,特首及特區政府已盡力爭取通關,結果雖令人失望,但也沒法改變。期望接下來幾日疫情穩定,政府做好本澳尤其是黃碼區疫情防控,令外界看到本澳疫情風險低,更有磋商恢復通關的籌碼。並希望政府做好對外僱、在澳門沒有住所居民的安置,減低影響。
通關問題堪深思
何女士稱,近兩日疫情穩定,自己及身邊親友均以為十月一日可通關正常化,安排好在假期回鄉探親。雖措施對自身影響不大,大不了延後回鄉,但對有需要早日回家的人士影響很大,有家歸不得。現時政府鼓勵居民融入大灣區,及到深合區發展、就業等,但在疫情常態化下,通關問題不能忽視,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