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617
B.1.617,令澳門這個蓮花寶地失守,給外人眼中的“防疫優等生”帶來挑戰。
猶記得剛聽報道說印度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德爾塔 (Delta) 時,因其譜系B.1.617,初時腦裡竟浮現出愛情浪漫喜劇《來自星星的你》都敏俊教授的星球KMT 184.505,但很快意識到這是現實恐怖劇,因這變異株更具傳染性。Covid-19 的原始菌株,每個感染病毒的人能感染兩個人,然而Delta 變異感染者可以將病毒傳播給多達八個人。英國一項研究發現,Delta變異的高度傳染性與Alpha相比,感染的可能性增加了64%。
有兩種方式可以使個人或群體對病毒產生免疫力:直接感染或接種疫苗。坊間議論紛紛,疫苗接種觀望者振振有詞:染疫的一家四口,其父母都已接種疫苗,怎又會感染?專家說,這叫“突破性Covid-19病例”,即是一個人在完全接種疫苗(接受一針或雙針疫苗)後至少兩周檢測出Covid-19陽性。專家指出這是意料之中的,儘管Covid-19疫苗在提供免疫力方面非常有效,但沒有一種疫苗是百分百有效的,而接種疫苗的另一重要目標是預防嚴重疾病。在這方面,Covid-19疫苗是成功的。雖然接種疫苗的人仍有可能感染,但機率較低;更重要的是,導致重病、住院或死亡的“突破性病例”數量極少。美國的統計指出,在一點六億完全接種疫苗的人中,只有不到六千“突破性病例”,僅佔接種疫苗人群的0.0037%,而且這些突破性病例中的74%發生在六十五歲或以上的患者中。當然,任何年齡的患者都可能發生“突破性病例”。專家說“突破性病例”可來自所有Covid-19變異,但大多數來自Delta變異,因為Delta變異比以前的Covid-19更容易傳播。我國的一項研究指出,Delta變異病毒載量比大流行開始時的初始毒株高一千倍。病毒載量越高,攜帶病毒的人就越可能將其傳播給他人。
相對於被感染而需住院接受治療,接種疫苗的副作用風險仍然很低。如果人們接種了疫苗,則患重病、住院或死亡的風險至少比未接種疫苗而感染的風險低十倍。疫苗接種仍然是發展群體免疫、保護人口和衛生系統的最佳方式,所以世界各國政府及公共衛生醫生大力倡導大眾接種疫苗。而且,基於病毒已變異,專家建議要達群體免疫,疫苗接種覆蓋率應較之前提倡的 70%更高、最佳達至90%。直至上月中,本澳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人數還未到50%,站在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保護別人的角度,盡其所能遏制這種傳播,接種疫苗,不僅是一種愛,更是責任的重要體現。由於Delta變異具高度傳染性,更顯出了全面接種Covid-19疫苗的重要性。迄今為止,專家指出所有可用的疫苗對包括Delta在內的所有變異都有效。
病毒一再變異,所以我們應盡所能阻止其傳播,警惕防疫常態化導致防疫疲勞,戴好口罩、保持手部衛生及社交距離,最重要的是,全面接種疫苗。
王潤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