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孝全美
北國秋日,石榴泛紅,紅柿出牆。涼風中,單飛天幕的喜鵲,不時撒下“颯啊颯啊”聲。長寓南海之濱,領教了“秋老虎”炙烤大地的威力,難免嚮往北國之秋。何況自家曾負笈京華多年,念念不忘京華秋色呢。
然而此刻,我的想法變了。這變化,多半因全紅嬋而來。
東京奧運會,全紅嬋一戰封神;西安全運會,全紅嬋再摘兩金。如今的嬋妹,既是廣東跳水隊的團寵,也是眾多體育迷的新愛。在講究好精、好叻、好醒目的“三好”年代;在唔知、唔清楚、唔關我事的“三唔”之風勁吹的商業社會,全紅嬋的出現,不啻一泓清流山泉。她的跳水英姿,令人賞心悅目復熱血沸騰;大異於“謝天謝地謝蒼生”的“全記”奪冠感言,以及未經包裝至純至真的“萌態”,似乎生發出源源的清涼劑,可驅燥可敗火可消暑可提神——這辛丑新冠凶年,哪有什麼夏燥秋焗啊。
仰賴絕技“水花消失術”,全紅嬋征服了裁判,征服了觀眾。屏幕內外紅男綠女,共同見證了體壇傳奇。她以最小年齡、最真性情,瞬間爆紅體壇,迄今持熱不降。相比那些名大於實、名實不副,靠擠眉弄眼、袒胸露乳上位的網紅,應該說,刻苦訓練身懷絕技的全家女,熱得有理,火得有理,紅得令眾生信服。她一次次笑在最高領獎台,就是天道酬勤的最佳詮釋。現時,全紅嬋已然走進千家萬戶,成了一道人間景觀、一個俗世奇跡。
武斷地說,面對嬌俏嫵媚的主持人,專家學者無不正襟危坐侃侃而談,精準地闡述着“經世致用”的真諦。一旦話筒轉到全紅嬋面前,言語精減了,忽悠味淡化了,矯揉造作之狀全然不見。略顯窘迫的嬋妹,每以寥寥數言甚至一句話作答。即便遙隔千山萬水,我們似乎感受到,但凡嬋妹出現的場合,空氣清新,畫面和諧,天下太平,所有的一切都變了。最可歎的是,這位奪冠前連遊樂園和動物園都沒有去過、早早洞悉生活艱辛的十四歲小女孩,勇敢地吐露心聲:想開一家小賣部,多賺錢給媽媽治病。
奧運奪冠,與有榮焉。據說通往全家的道路連夜硬化綠化,修整一新。前來道賀者熙熙攘攘,全家屋宅被圍得水洩不通,成了旅遊打卡地。善良老實的全媽竟給弄糊塗了——這這這,在這之前都不知道有這麼多親戚呀。
鏡海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夜,十字門兩岸燈火通明,道旁兒童提着燈籠追追打打,嬉鬧聲時起時伏。腦海中不由升騰起拙於言辭、青澀懂事的全紅嬋來。這位寒門少女,品性純美至孝。關於她的花絮視頻,我追看了十遍百遍。訓練刻苦,心態豁達,笑容天真,不帶雜質的言談,讓她擁有了勵志故事以外的獨特魅力。無需錦衣玉食的全家女,如此這般美麗可愛。
憶往昔,奧運冠軍得主常有組隊與民同樂的慣例。全紅嬋,何時蒞臨澳門,讓我們近距離一睹你的丰采?
劉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