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要理解中國抗疫為何成功
英學者倡了解孔子思想
【中新社柏林三日電】英國著名學者馬丁 · 雅克近日提到,西方許多人試圖強行讓中國接受西方人權等價值觀的心態使得西方幾乎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國。他建議西方國家如果真的想理解中國抗疫為何取得成功,就應該先去了解孔子的儒家思想。
重視集體觀念
馬丁 · 雅克指出,西方的許多中國問題專家並未真正理解中國,造成這一點的原因是西方人在成長階段接受的教育是“西方做事情的方式是全世界其他地方學習的模範”,西方的範式比全球其他任何地方的都要優越——西方的運作方式、制度、規範……都成為了用來衡量其他國際的準繩。
例如,在“人權”這樣的爭議話題上,西方從未真正嘗試着去理解中國是如何實踐其人權理念的。這是由於雙方截然不同的歷史傳統,可追溯到孔子的時代。在孔子的學說中,個體不是世界的中心,人們重視的是集體,集體可以是一個家庭,也可以是範圍更大的集體,一直到整個中國。只有當置身於一個集體、一個社會當中時,個體才具有意義。
在他看來,圍繞人權問題的大部分爭吵都是基於西方希望想將其思維模式輸送給中國,而後者並未接受。這麼做意味着這些人並不真正需要理解中國,因為最終他們還是會相信自己是對的、中國是錯的。如果動輒就向中國喊話“你們只需要照我們的方式來”,那還談何理解中國呢?
在誠實和謙虛這兩方面,西方在疫情期間的表現無疑都是不及格的。(對中國抗疫方式的指責和後來圍繞病毒溯源的紛爭)真的都只是一種可恥的、用於分化和轉移注意力的藉口。
中國是如何取得抗疫成功的?第一,中國政府有非常好、非常清晰的抗疫策略。第二點,也是西方從未探討過的一點,就是人的因素非常重要。中國人擁有很強大的社會凝聚力和團結度,這種傳統深深地植入到中華民族的國族意識當中。這也是為甚麼美國在抗疫中的表現如此差勁——美國沒有中國重視集體的觀念。
美借溯源制華
對於白宮和美國共和黨政客熱衷於在新冠溯源等議題上攻擊中國,馬丁 · 雅克稱,這是一種轉移視線的企圖,由於美國在疫情期間表現得糟糕透頂,而中國表現得非常突出,政客們不得不出手掩蓋這一事實,而這種做法已經給西方帶來了國際關係層面上的危機。美國和整個西方抗疫是如此乏善可陳,以至於他們只能一再轉向病毒起源的問題。他認為,西方國家政府和媒體在這當中的角色是可悲的——並非每一家都是這樣,但有太多政府和太多的媒體都熱衷於甩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