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抗疫失敗凸顯“治理之困”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已超過七十萬例,美國媒體稱,這個數字超過美國死於一九一八年大流感的人數。
事實再一次證明,美國鐵定就是“全球第一抗疫失敗國”。
美媒將此次新冠死亡人數與百年前的大流感相比較,本身就帶有沉重與殘酷的味道。
最強國慘敗疫情下
據統計,大流感造成六十七萬五千美國人死亡,當時美國人口僅為現在的三分之一。就致死率而言,或許可以說大流感更致命,但當時的醫療條件完全無法與現在相比。如今面對新冠疫情,世界上最富有、最發達、醫療技術最先進、醫療資源最豐富、囤積了本國人口所需劑量數倍新冠疫苗的美國,卻眼睜睜看着七十萬鮮活生命逝去,實在匪夷所思。
防疫科學輸給了黨派政治,導致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的悲劇仍在繼續。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治才能切斷傳染鏈,及時控制疫情傳播。而在美國兩黨“為反對而反對”的政治博弈中,選情大於疫情,政治算計高於防疫需要。疫情爆發以來,兩黨及其支持者依然在為戴不戴口罩、打不打疫苗這些最基本的防控措施爭吵不休、訴訟不止。
政治極化社會撕裂
美式抗疫失敗更凸顯了美國的“治理之困”,“合眾國”治不了“分裂國”。
美國聯邦體制下,新冠疫情等公共衛生事務以州和地方政府為主管理。在黨派極端對立、政治高度極化、社會嚴重撕裂的背景下,美國的權力制衡政治已異化為“否決政治”。這種形同“散裝”的分權體制使得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各自為政、相互掣肘、相互攻訐、推諉責任,資源整合不易,協調應對更難,難以形成全國統一的抗疫方案。
冬季恐現新輪疫情
目前,由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驅動的美國第四波疫情仍在持續肆虐,七十萬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恐怕還遠不是終點。公共衛生專家擔心,隨着冬季來臨,美國會出現新一波疫情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