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1年10月04日
第C03版:藝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藝術無界限迎頭快趕上

《司打口澳客》隔岸參演“迎頭趕上藝術節”

《侗族大歌》令人期待

陳薩的鋼琴獨奏細膩動人

藝術無界限迎頭快趕上

國慶節終於還是靜悄悄地過了,黃金周泡湯,沒有了遊客喧鬧的氣氛,市面的裝飾也十分低調,連澳門人也少在街上行走。但不少食肆、戲院、娛樂場所都爆棚,可能現代人最害怕的是悶親。

《醒獅美高梅》再延期至十二月、國慶晚會的當代雜技劇《化 · 蝶》取消了,它在十月底於珠海大劇院演出,要看只能到珠海了。接着首當其衝的是澳門國際音樂節,現在暫停售票,演期延伸一個月,看來是逐個星期來調控演出的可能性。今年音樂節以中國演奏家和本地音樂新星為主,看到更多的新意和構思。可惜序幕的幾個演出包括陳薩鋼琴獨奏音樂會已演不成,她是唯一在三大國際頂尖鋼琴比賽中均獲獎的中國鋼琴演奏家,以優雅細膩的高超技巧,演繹古典和浪漫時期的鋼琴獨奏代表作。只希望之後的音樂會能快快復甦,筆者最期待的是貴州省的從江縣民族藝術團在大三巴牌坊演出的《貴州從江侗族大歌》,歌頌傳統的天人合一信念,傳達浪漫的愛情和道德價值觀,是淳厚質樸的原生態演出。

在大家都為劇院不時關門而苦惱時,台灣殺出了個“迎頭趕上藝術節”,很有玩味和實驗性。它原來並不是因為疫症無法現場演出這件事情而來,但現在看起來卻頗合時機。台灣策展人張吉米在研發一個網上的製作平台,藝術家可以利用平台的後台去砌出作品,形式可以有很多種,有無限的可能性。觀眾去到演出的現場,憑手機接收訊息,可以有千百種演法。現場可以有演員亦可以沒有,就是看藝術家怎樣把作品砌得出色。本澳的著名製作人Erik也有作品《司打口澳客》參節,以虛擬方式帶你穿越澳門司打口的大街小巷和時空,從清朝時期外國人的鴉片走私基地到民國初年的煙花柳巷,如今,居住司打口的居民雖然過着平凡的生活,但都有不平凡的故事。到網站看看當中不少作品的奇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絕,而且雖然相隔千里,有些節目在澳門也是可以購票參加觀賞的。疫症的持續,加快了劇場新形態的建立。今天,我們堅信的“我在台上演,你在台下看”,可能幾年之後,便有翻天覆地的改變。

文:晴 舒

2021-10-04 文:晴 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8028.html 1 藝術無界限迎頭快趕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