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晝夜“打仗” 非(扌+禁)掣就搞掂
公共衛生化驗所默默耕耘
【本報消息】本澳昨晨新增一宗源頭未明的新冠病毒個案,政府宣佈啟動第三輪全民核檢。第二輪全民核檢在短時間內得出結果,一群在背後默默耕耘的化驗人員功不可沒。
大量前後期工作
公共衛生化驗所顧問高級衛生技術員葉覺秋表示,化驗工作“並非按粒掣就搞掂”,還有大量的前期及後期處理工作。形容那段日子仿似打仗一樣,同事不分晝夜收樣、化驗,務求在有限人手下最快得出結果,雖然過程辛苦,但部門上下都表示理解。
汲取經驗作部署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輪全民核檢話音剛落,因本地又再出現確診個案,病毒核酸化驗人員將迎來第三次繁重任務。九月底的一波疫情反撲,當局即時啟動本澳第二輪全民核檢,為期三天。葉覺秋表示,衛生局的公共衛生化驗所汲取第一次全民核檢經驗,預留更多核檢能力應付常規樣本,包括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隔離人士,紅、黃碼區人士,密接者、次密接者,隔離醫觀酒店人士的樣本等。因此,在第二輪全民核檢,公共衛生化驗所共處理約二萬三千人的全民核酸樣本,較第一輪全民核檢負責十一萬人樣本少,其餘由第三方的科大實驗室、鏡湖檢驗科、南粵實驗室及國檢助力完成。
此外,化驗所還要肩負陽性樣本的後續化驗,如變異株分析,確定是否變種病毒,以及基因測序等工作。
五戰線分秒必爭
葉覺秋表示,公共衛生化驗所的化驗工作“並非按粒掣就搞掂”,由收樣、核對資料、化驗等均親力親為,前期“拆膠袋都有幾萬個”,後續的垃圾處理等也要十分小心。坦言除化驗環節,前期與後期的工作也很多。面對全民核檢的工作量較平日急增數倍,部門約三十名同事分為五條“戰線”應戰,若高峰時可能火力全開,務求盡快完成得出結果,“基本上同事工作八小時亦未走得”,一般均至少工作十至十二小時。不過,如半夜收回的樣本較少時,亦會合理安排休息,實事求是。
至於化驗所的核檢能力,葉覺秋表示,化驗所共有五部機器,化驗人員需將樣本“上機”,每輪最多可完成九十支試管(十混一,即九百人),需要約四至六小時。此外,化驗所亦設有快速測試,可在一小時得出結果,但成本較高。關於生物安全方面,葉覺秋指出,核酸採樣管內有滅活的保存液,樣本浸入保存液後便無感染性,當然,同事都不會掉以輕心,會徹底清潔樣本的外包裝。
公共衛生化驗所首席顧問診療技術員張淑華介紹全民核檢收取樣本的工作,她表示,十多位同事要在短時間收樣、檢查樣本有否滲漏破損、核對資料、電腦輸入等,工作甚具挑戰性,分秒必爭。總結第一次全民核檢經驗,是次完善了電腦處理能力、樣本積壓、人員調配,讓工作更有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