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持應對疫情衝擊
疫情低氣壓籠罩全城,珠澳有條件寬關臨門一腳,新冠病毒突然逆襲,一日三宗確診,令各方措手不及。疫情何時休?“封關”何時了?沒有人給出答案。
黃金周仿如“封關”狀態,首三天不足六千名旅客,各業生意不言而喻。雖然大量旅客取消來澳安排,酒店訂房取消,卻因外僱、旅客滯留澳門,刺激了住宿需求,推動部分酒店業的入住率。艱難時勢,酒店房價全面下調,部分業界更為這批“有家歸不得”的住客提供優惠住宿,哪怕是昨日因通關無望,再次折返入住者提供優惠住宿,發揮疫下守望相助的精神,體現旅遊城市的迎客之道。
去年以來,疫情帶來的種種挑戰仍然繼續發酵,好不容易捱過低潮,卻不知何時復常,工商界士氣大受影響,尤其這波“狡滑”的疫情,必將動搖市場信心。要穩住基本面不惡化,抗疫防疫是前提,政府已明確盡快完成研究對中小企狀況及援助措施分析及建議,近日不同團體提出支援建議,希望可作定心丸。
回顧過去不同的經援措施,主要從稅務、利息等手段,減輕經營負擔,以及針對內需市場發放的消費優惠,提振消費活力,達至穩經濟、保民生、顧就業。未來的支援方案是否沿用,值得深思。近兩年的疫情,政府針對不同時期出台經援措施,但效果不一,覆蓋面亦有長短,未來倘再推出,應更好總結成效,精準扶持,善用公帑,尤其部分難以受惠的行業,宜多加關注。
伴隨經濟環境變化,人力資源的配置再亮紅燈。自疫情爆發,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外僱持續減量,釋放的部分職位由本地人填補,緩解失業問題。如今疫情再襲,為保就業穩定,削減外僱的呼聲隨時響起。然而,部分空缺長期難以被填補,反成了企業經營難點。畢竟外僱職位與居民失業問題,並非一對一的補充關係,還存在不同因素影響,需要動態調整。
疫情無常,且願平安!成功抗疫的底氣,正是源自於各界發揮和衷共濟、共度時艱。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