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抗疫防線 迎復甦曙光
疫情突襲,國慶黃金周泡湯,各界失望之餘,連日峰迴路轉的疫情變化,擔憂疫情不知何時結束。一再錯過的旅遊旺季,已嚴重打擊營商氣氛,餘下連場節日盛事活動,將成為今年壓軸引客的大好機會,故期望疫情盡快退去,社會經濟能歸位復常。
回顧每次爆疫,社會如臨大敵,劃分紅黃碼區、同軌跡者被隔離、全民核檢等漸成指定動作,不僅動用大量社會資源及財政資源,社會經濟運作亦受阻。單是全民核檢,官方透露上次僅是檢測費已約半億元,還涉及很多人力資源及社會成本。全澳三次全民核檢,已耗用逾億元公帑,代價沉重。
面對公共財政收入大減、防疫支出不斷增加,長遠要思考如何應對。每當本地出現關聯確診個案時,通關限制立即收緊,旅客避之則吉,經濟活動大幅萎縮,對全澳各業帶來的損失難以估計。同時折射疫情風險高掛,稍一不慎,所牽動的骨牌效應不容低估。
今次疫情回馬槍,再次揭示本澳存在的防疫漏洞。堵塞缺口固然重要,但曠日持久的疫戰,本澳出現的抗疫疲勞而衍生其他問題,同樣要正視。本澳營商環境被疫情困擾近兩年,欠缺外需市場支持,經濟環境大不如前,工商界已絞盡腦汁應對,但抗疫底氣逐步消減,故急於加快放寬通關步伐的聲音不絕於耳。
然而,疫情回馬槍警示各界,防疫抗疫工作沒有捷徑,欲速則不達。在全球戰勝疫情前,本澳防疫工作須要堅持,及早找出並截斷傳播鏈,無法操之過急。只有不斷完善防疫措施,共同營造安全宜遊的城市環境,以實戰成績留住旅客信心、穩住外需市場,保住核心競爭力。否則在全球疫情結束前,若無法穩守防疫戰線,疫情突襲風險難除,結果可能前功盡廢。
如今口服抗新冠藥物已有利好消息,配合疫苗接種雙管齊下,新冠病毒長遠將歸於平淡。本澳各界須記取今次經驗教訓,同心抗疫,穩扎穩打,堅守防線,迎接黎明後的曙光。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