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對華經貿政策溫和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十月四日發表拜登政府對華貿易政策講話,指中國未能全面履行與上屆特朗普政府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方將保留對中國使用單方面貿易措施的權力,美方無意與中國展開“第二階段貿易談判”。戴琪還提出了與中國“持久共存”的新說法。拜登政府對華貿易政策基調初現,風格如何?
尋求中美經貿合作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五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從戴琪講話來看,拜登政府目前透露出的總體對華經貿政策基調,比特朗普政府更溫和、平衡、積極。這主要體現在,戴琪承認中美經貿關係對於全世界的重要性,承認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並強調中美不以脫鈎為目的,尋求中美合作而非對抗。”
值得注意的是,戴琪還表示,美國將努力在不同的基礎上與中國“重新掛鈎”,而非“脫鈎”。
尋求對話保持施壓
從戴琪的講話來看,拜登的對華貿易政策基本上是尋求對話,但保持施壓。在此基調上,如何看待兩國貿易談判前景?
王勇認為:“基於拜登政府對華經貿政策更為溫和積極的基調,相信兩國未來經貿關係仍可在互利基礎上繼續前行。不過同時,兩國之間的嚴重分歧也難以消除,包括中國產業政策發展模式等方面,同時美國基於所謂國家安全理由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這都是中方堅決反對的,美方需要切實考慮到中美之間的利益,做到去政治化、去國家安全化。”
王勇續指:“中美也可能繼續展開談判。不過目前看來,拜登政府沒有意願延續‘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叫法。雙方可能會開闢新領域,就兩國之間的棘手問題進行談判,在共同利益基礎之上達成妥協。”
美國手中的‘牌’越來越少,例如關稅牌在特朗普時期已幾乎用光了,而且關稅手段已被證明首先不利於美國。加上疫情期間,中美經貿關係進一步上升,表明美國經濟對中國進口商品的依賴程度很高,宏觀經濟環境也要求中美保持穩定的經貿關係。因而,相信美國已經很難進一步向中國施加更強的壓力。”
(香港五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婕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