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患者行程公佈標準
當局續查第七十四例染疫原因
【本報消息】本澳“裝修群組”與“保安群組”患者曾乘坐同一輛巴士,且觸摸同一扶手柱。衛生局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表示,當局推論這是其中一個令第七十四例(越籍男外僱)患者感染的原因,有可能只是巧合,也可能另有原因,仍需更多證據去證實。
談及會否經由其他病例傳染,指當局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故現時其中一個手段是通過全民核檢,冀盡早在社區找到潛在個案,將流行病學情景還原。
感染否視多因素
梁亦好指出,很多病例,例如夫妻之間也不一定感染,疾病是否感染要綜合免疫力、個人衛生習慣等因素。為何其他觸摸過同一巴士扶手柱的人沒事,涉及很多因素,假設有人觸摸扶手柱後,馬上觸摸口鼻,風險便高,倘下車後搓手消毒,風險便降低。
同乘巴士當天是九月廿四日,但未見當局公佈該巴士行程,梁亦好解釋,當局公佈的主要是具傳染期間的行程,由核檢陰性翌日起,再倒推四天。第七十四例最後一次核檢在九月廿九日,假設最快九月三十日陽性,倒推四天,故在九月廿六日開始公佈行程,未有公佈廿四日的行程,是為免居民誤解混亂。
潛伏期具傳染力
第七十四例在十月四日的核酸結果才呈現陽性,梁亦好稱,這不代表患者在九月廿九日後才感染。在潛伏期內,檢測可能是陰性,但可能下一刻是陽性,這是複雜的問題,也不等於陰性無傳染性。
假設該患者的傳染期由九月廿六日開始,直至廿九日與患者有接觸的人,全部都會被定義為有被感染風險。按照很多地方的資訊、研究報告,發現當患者出現症狀之前,可能四天前已有傳染性,既隱匿,傳染性也非常強,因此必須通過各種手段綜合做預防工作,包括個人衛生環境清潔、接種疫苗等去達到預防目的。
被問到第七十四及七十五例(越籍女外僱)患者是否為黑工?梁亦好稱,調查中只知道他們曾到高地烏街金多利花園參與裝修工作,有否其他工作不屬衛生局範疇的考量。
患者曾居於錦興
前晚因為第七十五例再將黑沙環錦興大廈區域列為紅、黃碼區,梁亦好稱,錦興大廈是該患者之前的住所,其約在十月一日後才搬到已列為封控區的新美安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