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明星不如靠自己
香港特區政府施政報告的娛樂發展部分,具有娛圈習慣的特色,輕鬆發表:希望!考慮!在設計中,未定何年何日成立“文體旅局”。
政府旣有意派福利,表演界紛紛“各出奇謀”,已有十個八個諸葛亮出廬了。衆口一詞的是:要內行領導內行!明星力促明星參政,值得期待。
“過去香港政府在文化藝術方面所做的事,實在太片面,許多文化工作者默默地做,卻完全得不到支援。”香港茶道總會創會會長葉惠民訴衷情:“我從事茶文化藝術工作三十多年,政府不聞不問。”
沒有了李小龍,沒有了邵氏電影,令香港的娛樂事業失色很多。電台主持鄭啟泰直指:“如果文體旅局一旦成立,尤其對電影業必然有大幫助。這些年,可以看到很多新晉導演水平很高,所拍題材很有香港味。文體旅局成立之後,就能有更多資源去幫助年輕人。”本欄岔開一筆,敢問:李小龍、邵氏等是否當年的政府支持培養的?正正當時有不少新銳電影人登高呼籲:政府請不要支持電影文化藝術;因為若由政府資助,必然要審查,文藝難以自由發揮了。當年是否定了政府“既然支持必然干預”建議的,周星馳、周潤發、劉德華、成龍、甄子丹、謝霆鋒,是“政府明星”還是“民營明星”?如果你問周潤發、周星馳,答案一定係“靠我自己”!
“文化演藝界亦需要花多些資源去支援,投資文化演藝界和體育,如同做生意般。”歌手關心姸疑似提議政府營商,涉嫌與民爭利的大忌諱了。“未必立即可以得到回報,所以很需要政府給予更多資源去做,這樣才能衝出香港,面向世界!”本欄又岔開一筆,搞藝術生意,金錢不是萬能的。香港能打開荷里活大門,全世界開始對香港電影有興趣,靠的是“李三腳”!中國功夫!一味叫政府支援,關鍵的關鍵是“軟實力”!唱好歌、演好戲!不要期望政府來看你台戲,至緊要廣大觀眾來看你台戲。“文體旅局”也許會增加一些表演平台、多辦幾個國際頒奬禮、多幾個奬而已。
高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