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辛亥革命彪炳千秋
【中新社北京九日電】紀念辛亥革命一百一十周年大會九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不畏強暴自強不息
習近平表示,一百一十年前,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發動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近代以來中國發生的深刻社會變革由此拉開序幕。這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先進分子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進行的一次偉大而艱辛探索。
習近平指出,辛亥革命的發生,有着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矛盾激化和中國人民頑強鬥爭的必然結果。
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偉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習近平指出,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在中華大地上恣意妄為,封建統治者孱弱無能,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難。英雄的中國人民始終沒有屈服,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爭、一次次求索,展現了不畏強暴、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從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民族復興的里程碑
習近平說,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高揚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鬥爭旗幟,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政治綱領,率先發出“振興中華”的呐喊。在孫中山先生領導和影響下,大批革命黨人和無數愛國志士集聚在振興中華旗幟之下,廣泛傳播革命思想,積極興起進步浪潮,連續發動武裝起義,推動了革命大勢的形成。
習近平指出,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城頭槍聲一響,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極大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撼動了反動統治秩序的根基,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探索了道路。
“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奮鬥和壯烈犧牲的志士們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習近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