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慶劇不一定高收視
雖然距離台慶還有個多月,但TVB早已於兩個星期前為下星期才首播的首輪台慶劇《星空下的仁醫》及《換命真相》宣傳,而首輪台慶劇尚未播出,便已為第二輪的台慶劇《十月初五的月光》及《拳王》鋪路。
台慶劇的定義,其實不過是在台慶月、亦即安排在十一月播放的劇集——當然亦可以視為備受看好又具吸引力的劇集,才安排在一個被TVB認為特別的月份內播出。以今年的劇集為例,最具份量的當屬《星空下的仁醫》。一線小生馬國明,加上鍾嘉欣及鄭嘉穎回巢助陣,戰鬥力十足,堪稱今年陣容最強的劇集;而《十月初五的月光》雖是重拍劇,卻是TVB鮮有歷久不衰的超級經典,加上胡鴻鈞及何依婷都屬力捧對象,給予特別安排亦不難明白;至於《拳王》的焦點,則是三料視帝黎耀祥繼《殺手》後再次除衫騷肌,不過拍檔張振朗近年的演出明顯有大躍進,隨時會更搶鏡。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台慶劇在拍攝之初便被看高一線,例如《換命真相》,便因為獲安排台慶月播出才受到較多關注。雖然有點倒果為因的味道,但亦說明了該劇是獲得高層看好的“黑馬”。
台慶劇之所以倍受關注,主要原因是過去《萬千星輝頒獎禮》曾經在台慶日(十一月十九日)頒獎,公眾對越接近十一月才播出的劇集記憶亦最深,所以台慶劇才會加倍受關注。然而台慶劇的收視與得獎機會其實並沒有一定的保證,歷來獲得“最佳劇集”獎的台慶劇也僅得《梟雄》、《誇世代》及《跳躍生命線》三劇;至於收視方面,去年台慶劇《使徒行者3》平均收視只得25.3點,《踩過界2》的平均收視更只得22.8點,比起前年受負面新聞困擾、黃心穎主演劇集《牛下女高音》的25.8點平均收視更差,可見“台慶劇”絕對不是收視保證。
娛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