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之聲
除了西貝柳斯、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內芙的CD,還有德彪西寫於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一七年的《小提琴奏鳴曲》,理查 · 施特勞斯寫於一八八七至一八八年的《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OP.18)。對於崇奉小提琴大作的資深樂迷來說,當然非比尋常。但就一般音樂愛好者而言,更被吸引的,可能是內芙演奏的不時可在音樂會裡欣賞到的小品:或具炫技意義的,如拉威爾的《茨崗》,迪尼庫的《霍拉舞曲》;或既含蓄又質直地表達內心感悟的,如蕭松的《詩》,格魯克的選自歌劇《奧菲歐與優麗狄茜》的《旋律》。CD裡有例子印證,即使演奏同一曲目,內芙也絕非機械地遵循往例,而是有即興的情緒變化。如蕭邦《升c小調夜曲》(遺作)和蘇克《四首小品》的第二、第三首,都有兩次不同錄音。只以蘇克的為例,第一次由內芙的哥哥尚 · 內芙伴奏,第二首演奏四分鐘廿五秒,第三首四分鐘〇三秒;第二次由古斯塔夫 · 貝克伴奏,第二首演奏四分鐘卅一秒,第三首四分鐘廿二秒。第二次速度明顯比第一次慢,但感覺卻都乃天作之合,妙不可言的。
內芙平時喜歡用的,是一台一七三○年的斯特拉蒂華里小提琴。非痛心兩字可以形容的是,才高命薄的內芙,卅歲那年與哥哥尚 · 內芙,在亞速爾群島上空慘遭空難!臨危時,內芙還抱着她愛若生命的小提琴。但只一下子,內芙沒有了,那台小提琴也沒有了!莫以為,人琴俱亡,一切都已成過眼煙雲。
如今,我們還能耳聞,內芙生前用那台小提琴成就了的那四張CD。於是乎,內芙和她的斯特拉蒂華里小提琴,雖死猶生。
等把這篇小文寫完,我應該把內芙這套珍貴CD,送回給原來的主人建強兄欣賞之!讓他也能像我那樣忘我領略,內芙和她生死相伴的斯特拉蒂華里小提琴的不朽之聲。
(二之二)
費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