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1年10月11日
第A09版:澳聞/特刋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綜治水患首維護下水道

綜治水患首維護下水道

颱風“獅子山”遠去,其雲雨帶昨為本澳帶來連場暴雨,兩度紅色暴雨警告持續超過七句鐘。僅澳門半島錄得超過三百一十一毫米的雨量,打破七十年來十月份單日最高雨量紀錄。對逢雨必浸的小城,破紀錄的暴雨也帶來水浸處處,多處街道變河;離島部分地段水浸較嚴重,尤其路環,多宗塌山泥,尚幸情況不算嚴重。

水患問題一直困擾澳人,年前“天鴿”、“山竹”兩個強颱襲澳後,困擾和威脅達頂點。政府下定決心,推動多項治水工程,如內港擋潮閘、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和沿岸防洪牆等,但好事多磨,除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竣工,其他工程有的還須論證,有的修改規劃,有的正在施工。尤其兩項大型治水工程內港擋潮閘、路環西側防洪排澇規劃,一說三年,分毫未動,前者據報研究論證到尾聲,後者僅拋出了兩方案,再無下文。

本澳是沿海城市,三面環水,且縱深小,每年夏秋季更是颱風多發,惡劣天氣疊加地理環境,水患揮之不去。隨着工程技術進步,構築城市整體防洪保護工程不再是夢,當局提出的擋潮閘、路環防洪規劃都屬這類大型防洪工程,除效果有待驗證,工期長又複雜,遠水難救近火。經驗告訴人們,治水防災需綜合手段,與其期待十劃未有一撇的空中樓閣,不如抓緊完善現有的治水方法。

昨連場暴雨,澳門半島雖有多區水浸,但不嚴重,主要是暴雨時間長,積水難消。水浸黑點內港,以及月前大雨水淹的南灣區,昨日未見嚴重水浸,相信是近期市政署勤於疏通下水道之功;反而路氹多個圓形地水浸較嚴重,水浸成因除地勢較低,離島近年道路等工程不斷,不排除工程泥沙令下水道不暢所致,可見防洪首要處理和維護好城市渠道管網。這方面有兩個方向,一是擴容和理順新舊管網,二是加強養護疏通,包括宣傳和監督勿向渠道亂排污。

隨着未來城市設施地下化,如地下車場、隧道、輕軌站等,亟需重視防洪設施配套,以及逃生預案,更要強化居民個人防災避險意識。

夏 耘

2021-10-11 夏 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9241.html 1 (新聞小語)綜治水患首維護下水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