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辛亥革命精神 匯聚民族復興力量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一十周年,十月九日,習近平主席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一十周年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緬懷孫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驅的卓越功勳,學習和弘揚他們為振興中華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勵和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習主席的講話感人肺腑,振奮人心。
共產黨領導復興
習近平主席在重要講話中,高度讚揚了以辛亥革命先驅為代表的英雄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孫中山先生率先發出“振興中華”吶喊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啟蒙作用,辛亥革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意義。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在辛亥革命之後應運而生,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點亮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燈塔;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實現和發展了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抱負,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打敗國內外一切反動勢力,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創造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是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
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與澳門有着不解之緣。澳門是孫中山放眼世界踏上革命道路的啟程地,是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舞台。孫中山自幼往來澳門與家鄉之間,對中西文化耳濡目染,一八七八年經澳門乘船前往檀香山,開始接受西方科學文化教育。一八九二年九月,孫中山進入澳門鏡湖醫院擔任義務醫席,向病人免費贈醫,以醫術為入世之媒。一八九五年十月,孫中山領導廣州起義失敗後,他撤退到澳門,前往海外繼續領導推翻清朝專制腐敗統治的革命事業。在孫中山的革命生涯中,澳門因其特殊地位而成為重要據點,發揮了積極作用,澳門人民也永遠懷念這位為中國獨立、民主、富強奮鬥終生的偉人。
澳肩負歷史責任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孫中山先生為鼓勵後繼者前進而發出了這樣的號召。今天,回歸祖國之後的澳門,依靠“一國”之本,擁有“兩制”之利,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大有作為。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積極參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要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澳”根本原則,把“一國兩制”實踐發展得更好,把“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完善得更好,把特別行政區治理得更好。
孫中山先生創立興中會時,以振興中華為宗旨,其畢生對實現國家統一孜孜以求。他說過:“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習近平主席指出,“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着民族復興而解決。這是中華民族歷史演進大勢所決定的,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澳門同胞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維護國家統一的意志堅定不移,實現國家統一的信心堅定不移。澳門在兩岸關係中具有獨特優勢和特殊作用,我們要加強與台灣同胞的聯繫和交往,促進澳台民間交流與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再立新功。
習近平主席呼籲:“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發揚孫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精神,攜手向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繼續奮勇前進!”全體澳門同胞要踴躍參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來,成為積極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創造者,以真摯的愛國熱忱、奮發有為的精神,和海內外中華兒女一道,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歷史責任,共享偉大祖國繁榮富強的無比榮光。
全國政協副主席 何厚鏵